【总第119期】议题设置的知易行难
文>黄明胜 智者品牌执行副总裁
在公关实践中,议题设置当下已经成为有“显学”性质的公关技术与细分品类。无论是战略性公关还是营销性公关,大概率都有议题设置的需求。在专业人士看来,议题设置属于公关传播的顶层设计。如果缺乏议题设置能力,则意味着公关能力欠缺高度,需要大力改进。如果公关事务执行主体是第三方公关公司,通常会因此受倒逼过来的严峻压力,需要在后续服务中快速修正。
但是议题设置,是典型的知易行难。“知”仅是指议题设置的必要性和益处已成为行业共性认知,并非指对议题设置的深度认知。实际上,在行业内,有关议题设置的理解争议较大。
一些资深人士认为,议题设置是个伪命题。因为议题设置最初来自于“媒体议题设置”,即主体必须是媒体。没有媒体驱动,议题不成立,也根本立不住,更谈不上发酵传播和卷入讨论了。
但更多人则认为,由于传播语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议题设置可以成立。首先是“人人皆媒”时代到来,媒体的含义及范围有了质的扩增。某种程度上,如华为、苹果、特斯拉等超级品牌本身已具备媒体性质,其重要动态引发的关注度是极高的。与此同时,自媒体的兴起也是一个变量,无论是从商业利益还是从内容渴求出发,它们对堪称优质的议题设置都是积极拥抱并配合的。而传统媒体,对好的、合适的议题也不排斥,很多深度报道也源于跟进已经发酵起来的议题。另外,绝大部分企业品牌都构建了较为纵深的媒体矩阵,这些自有渠道也有可能会引爆议题。
即便如此,对于议题设置,还是应该有一个客观深度的理解。当下很多企业或品牌对于议题设置的目标过于追求量化效果,最后都指向于“现象级”,甚至要所谓的最大化“出圈”效应。把议题设置和所谓的传播爆款划等号,其愿望可以理解,但战略上太过短视,是对议题设置的误解。好的议题设置固然也能出爆款,但是议题能否引爆还受诸多因素影响。更重要的是,爆款偏流量性质,是瞬间高光,并不足以涵盖议题设置的能量。但议题设置的初衷却在于精准影响受众,引发可持续的共鸣。
正因如此,企业或品牌在做议题设置时,需要考虑最重要的三个维度:一是传播语境洞察,二是受众精准圈定,三是议题内容确定。这三个维度是相互交融、不可割裂的。现实中,很多企业或品牌在做议题设置时,最偏重的却是议题内容。如果为了引发关注、激发讨论,有冲突性的、对抗性内容,“语不惊人死不休”式的表达,是最容易吸引流量并出圈的。但如果不考虑传播语境,不考虑受众,则有很大可能会偏离目标。甚至传播效果越好,越容易给品牌或企业带来伤害。另外,议题设置还需要尽可能去除掉主体视角,不以“我”为中心,拥抱“公器”逻辑。
从议题本身来看,企业或品牌经常忽视但却应该做的一件事是在传播战略中构建比较底层的“议题观”。越是在传播碎片化、中心化交相穿插的时代,越是价值多元与红线设定并行的语境,议题设置越要明确边界、制定规范。议题传播不同于其他细分传播,它本身要撬动的媒体资源的分量以及议题本身就带有“价值观”属性,注定它可以一路飞驰,但不应追求弯道超车。因此,议题设置通常需要组织高层介入并把关。
另外,虽然议题设置通常归属于公关模块,但是议题的传播战役却不应受限,而是要构建一个立体的传播矩阵。如果议题受众偏重于政府等决策机构或者偏行业生态,则适宜以公关为先锋,以权威媒体的重磅文章为路径;如果受众锁定为消费者,则以广告打头炮,以视频内容为载体,以双微一抖、知乎小红书等为媒体平台。而无论哪一种,最后都需要意见领袖的深度参与。
版权声明:
1、为尊重原创,本站文章(尤指标注《国际公关》杂志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2、凡本站标注“来源:XXX(非中国公关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获取授权,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
3、部分图片标注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4、如需向中国公关网投稿,请发送稿件至:info@cipra.org.cn
中国公关网
- 微信扫描二维码
- 订阅“微信”公众号
-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 【总第119期】议题设置的知易行难
- 【总第119期】舆情处置中如何发挥法律法规的作用
- 【总第119期】很遗憾,公关的价值只被看见50%
- 【总第119期】公关真的要“管好老板的嘴”吗
- 浅谈城市公关 | 前沿
- 【总第115期】黄明胜:难以为继的路径依赖
- 【总第115期】快刀何:跨入增长通道
- 公关力是弯道超车的利器 ——对话品牌营销专家李倩 | 姐夫李访谈录
- 【总第115期】《紧急公关》观剧有感5则
- 公关策略5S原则,如何助力全球危机走出困局 | 前沿
- 【总第115期】内部公关,企业机器运转的高效“润滑油”
- 【总第115期】企业内部公关三大助力,塑造品牌好形象
- 【总第115期】上市公司没有“家务事”
- “走出去”中国企业需要加强国际公关的定制化研究 | 前沿
- 【总第115期】对内传播的道与术
- 【总第115期】李国威:为什么重提公关建立品牌
- 【总第111期】李国威:公关的强势与弱势
- 姐夫李:向法律部学习写危机公关道歉信
- 公共关系本科教育何去何从——从大理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停招说起
-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发布2017年中国公关传播行业财富40强排行榜、利润最强TOP10榜单
- 中国公共关系业2017年度调查报告
- 【第87期/人物】黄小川:期待有理想、有智慧的年轻人扎根到公关行业
- 【第89期/对话】万博宣伟:创名者带领中国企业智赢全球
- 疫情冲击下,大型企业该如何有效应对,做好品牌?
- 优衣库×KAWS联名限量款“爆火”的机理与建议 | 课堂
- 卓越理论的互联网之问 | 前沿
- 外卖平台的品牌形象提升之路 | 特别报道
- 不忍回顾!2017年度最差十大危机公关!
- 驾驭风险 稳操胜券——滴滴公关案例分析
- 网易云音乐:深入洞察用户的情感营销
- 不可不知的“IP+产业” | 课堂
- 2020新年复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危机 企业的传播建议与口径
- 公关三十讲(四)| 从瑞幸咖啡挑战星巴克,看中国式公关的“对标PR”策略
- 危机公关,外企为什么总是慢三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