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19期】舆情处置中如何发挥法律法规的作用
文>王兵 独立智库/首席赋能官创办人
5·20对一些准备结婚的人来说似乎具有某种特殊意义,于是,围绕这个日子发生了一系列有争议的事。
5月10日,湖南平江县婚姻登记事务所发公告称,每年5月20日是结婚登记高峰期之一,为避免人员拥堵,当天暂停受理离婚登记。15日,贵州凯里市政务服务中心发布《结婚登记温馨提示》中也宣称,5月20日当天暂停办理离婚登记业务。对此做法,有媒体的评论是“于法无据”。很快,这两个地方都主动进行了纠正。民政部在公开回应中表示,办理结婚登记、离婚登记同属于婚姻登记机关的法定职责。至此,争议才算是得到了平息。这种以法律法规作为依据的舆论引导做法,是比较常见且有效的,却也是容易被忽视或误用的。
我曾经给一家银行培训时设计了一个模拟训练的场景:有网络红人进入网点要求以直播方式对银行的服务进行测评。面对突发情况,参与训练的人往往会出现两种不当处置做法,一是说银行规定不允许拍照录像;二是说领导不允许。而实际上,根据保护顾客隐私的法规,银行网点是不可以拍照录像的。
最近成都49中的学生坠亡事件在处置引导上应用法律法规其实也是有机会的。事件中,调查组在一开始的通报中没有公布相关视频资料,引发了激烈的舆论追问。如果起初在通报中明确说明保护未满18岁当事人的考虑,舆情压力是否会小一些呢?
因此,舆情处置中发挥法律法规的作用,应努力争取主动权,尽可能在早期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为可能引发争议的行为确立真实、准确、完整的舆论基调。否则极有可能留下相应的隐患,甚至导致严重的公关危机。
2019年的国航“监督员”事件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反面案例。航空公司,除了对运输安全承担相应的责任,还应保护所有乘客的个人信息,这都是有明确法律法规要求的。但是,事件发生后,媒体、公众关注和质疑“监督员”是否有特殊背景时,国航先是违背事实否认有“监督员”,被网民揭穿后,公布所谓“监督员”的身份为“国航员工、患有精神病……”,非但没有解答大家对“监督员”的各种疑问,又增加了涉嫌“泄露乘客个人信息”的麻烦。国航其实应该本着严格遵守保护乘客隐私相关法律法规的原则进行回应,从 “监督员”的质疑中跳出来,把舆论的关注点引导至共同维护航空安全的话题上。
为了回应某个舆论关切点,却触碰了另一个法律法规红线的情形,是不少企业容易犯的错误。就说最近特斯拉在上海车展遭遇车主现场维权事件,特斯拉为了表明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调查,以及反证车主如何不配合沟通,单方面发布了当事车辆的部分行驶数据,随即就被指责泄露个人隐私,可谓是顾此失彼。
舆情处置中发挥法律法规的作用,尤其需要注意适用得当。近日,知名基金人士叶飞爆料了多家上市公司和券商“坐庄”的问题。其中,位列被爆名单中的上市公司中源家居试图从法律法规角度进行回应,但是,却出现了严重的适用不当问题。据媒体报道,该公司坚决否认叶飞所爆料的情况,称其是“诽谤、已报警”。要知道,诽谤罪一般属于自诉,且针对自然人。这种适用不得当的回应,不仅留下笑柄,更是火上浇油。加上有关部门宣布对其立案调查,使得企业的危机更为严峻,大量媒体在报道该事件时将“中源家居”的企业名称写在标题里,该企业俨然成了整个事件的代名词。
和“中源家居”比较类似的,是狗不理包子北京王府井店。该店被顾客差评后报警,并表示“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和网络媒体法律责任”。这种滥用法律法规的做法,最终致使该店被狗不理集团解除加盟合作关系。
版权声明:
1、为尊重原创,本站文章(尤指标注《国际公关》杂志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2、凡本站标注“来源:XXX(非中国公关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获取授权,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
3、部分图片标注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4、如需向中国公关网投稿,请发送稿件至:info@cipra.org.cn

中国公关网
- 微信扫描二维码
- 订阅“微信”公众号
-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 【总第119期】舆情处置中如何发挥法律法规的作用
- 【总第119期】很遗憾,公关的价值只被看见50%
- 【总第119期】公关真的要“管好老板的嘴”吗
- 浅谈城市公关 | 前沿
- 【总第115期】黄明胜:难以为继的路径依赖
- 【总第115期】快刀何:跨入增长通道
- 公关力是弯道超车的利器 ——对话品牌营销专家李倩 | 姐夫李访谈录
- 【总第115期】《紧急公关》观剧有感5则
- 公关策略5S原则,如何助力全球危机走出困局 | 前沿
- 【总第115期】内部公关,企业机器运转的高效“润滑油”
- 【总第115期】企业内部公关三大助力,塑造品牌好形象
- 【总第115期】上市公司没有“家务事”
- “走出去”中国企业需要加强国际公关的定制化研究 | 前沿
- 【总第115期】对内传播的道与术
- 【总第115期】李国威:为什么重提公关建立品牌
- 【总第111期】李国威:公关的强势与弱势
- 新意互动:打造数字营销闭环生态体系,助力品牌破局增长
- 姐夫李:向法律部学习写危机公关道歉信
- 公共关系本科教育何去何从——从大理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停招说起
-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发布2017年中国公关传播行业财富40强排行榜、利润最强TOP10榜单
- 中国公共关系业2017年度调查报告
- 【第87期/人物】黄小川:期待有理想、有智慧的年轻人扎根到公关行业
- 【第89期/对话】万博宣伟:创名者带领中国企业智赢全球
- 疫情冲击下,大型企业该如何有效应对,做好品牌?
- 优衣库×KAWS联名限量款“爆火”的机理与建议 | 课堂
- 卓越理论的互联网之问 | 前沿
- 外卖平台的品牌形象提升之路 | 特别报道
- 不忍回顾!2017年度最差十大危机公关!
- 驾驭风险 稳操胜券——滴滴公关案例分析
- 网易云音乐:深入洞察用户的情感营销
- 不可不知的“IP+产业” | 课堂
- 2020新年复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危机 企业的传播建议与口径
- 公关三十讲(四)| 从瑞幸咖啡挑战星巴克,看中国式公关的“对标PR”策略
- 危机公关,外企为什么总是慢三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