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11期】李国威:公关的强势与弱势
文>李国威 资深公关人士
目睹2021年开局的各种公关事件,从拼多多员工猝死到全棉时代对低俗视频的道歉,我想起20年前读过的一本叫《强势公关》的书。
当时也差不多是阿尔·里斯和劳拉·里斯《公关第一,广告第二》进入中国的时代,听这些书名就足以让公关人激动不已,到现在还有业界小伙伴说,就是冲着公关第一的梦想才入行的。然后我再问一句,现在觉得上当了吗,后悔了吗,还觉得自己是第一吗?往往是沉默。
《强势公关》的作者伦纳德·萨菲尔是公关高手,曾担任国际公关公司高管,经验丰富,那本书的英文书名叫 Power Public Relations, 更多的是讲公关的力量,公关人的主动行动可以为企业、社会带来的积极改变。
但其实我一直在想,公关在现实中到底是强势的还是弱势的。
很多小伙伴都抱怨公关在企业里是受气包、背锅侠,虽然我一直在说,公关的边界取决于公关人的视野,取决于公关人的影响力,但是大家说,在我建立影响力之前可能已经给拍死了。
最近读厦门大学邹振东教授的《弱传播》,很受启发。《弱传播》的副标题是“舆论世界的哲学”,其核心论点是:现实世界和舆论世界是两个不同的空间,适用不同的规则,不能把现实世界中的认知简单带到舆论世界,“现实世界的强势群体就是舆论世界的弱势群体”。
举例来说,现实世界中官员强势,舆论世界要被人监督批评,是弱势;现实世界警察强势,舆论世界弱势;现实世界大企业强势,舆论世界弱势;现实世界农民工弱势,舆论世界强势,谁欺负农民工网民会骂你跟你玩命。
当然,谁都说自己是弱势,世界对自己最不公平,但平心静气而言,比如我认真地问过一些医院的院长和医生,你们觉得现实世界自己是强势的吗,他们想想也说,是的。要么我们为什么总说要遵医嘱,医嘱比父母比老板的话更有份量。
有哪个群体在现实世界和舆论世界都是弱势的,我想到了物业,我家小区的业主群每天都是抱怨暖气不热,疫情缓解了为什么西门还封闭,小区门口修路为什么不跟业主商量,在舆论世界受气的物业,也没见他们在现实世界强势。
再往下想,在任何世界都弱势的大概就是公关了,现实世界被老板、媒体、财务、采购挤压,舆论世界中,公司出了事一律都是公关无能,连公关人写的公众号也都基本指责同行处理危机不当。
当然我们也不乏在现实和舆论世界都强势的公关,比如某些互联网大厂,他们习惯主动出击,给对手添堵,他们在内部有充分的资源,遇到舆情可以动用资源为自己发声,引导舆论,这种强势状态好让人羡慕。
但是邹教授的弱传播理论真的要好好读,如果你是大企业,要学会在舆论场示弱,如果你是跟公司打官司的员工,要示强。但示强不是跋扈,示弱不是认怂,你的战场一定不仅仅在一个维度,想想你在舆论世界采取的姿态,是帮你在现实世界得到什么,反之也如此。
还有一个舆论世界的规律,叫沉默的螺旋,或者说沉默的大多数,德国学者诺尔·诺伊曼提出的核心论点是:当陷入争论时,一方大声表明观点,而另一方可能“吞”下自己的观点,保持沉默,从而进入螺旋循环。
人们害怕被孤立,不愿意在对方观点强烈的时候发表意见。2018年滴滴顺风车杀人案发生后,很少人公开发声支持滴滴改进;2021年拼多多员工猝死事件,很少有人说拼多多其实做了很多好事;全棉时代为低俗视频第二次道歉,讲了自己做过的好事试图为自己辩解,但这些话应该跟员工说而不是对“愤怒的人群”讲。
引用《沉默的螺旋》书中的话:“妥协是应对舆论的必要方式”。以及作者引用卢梭的话:“我必须学会忍受嘲笑和责怪”。
再加上本文作者一句假装的“名言”:舆情危机中一定存在沉默的螺旋,企业需要承受嘲笑和责怪,然后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激发那个能理解原谅并支持自己的沉默的大多数。
版权声明:
1、为尊重原创,本站文章(尤指标注《国际公关》杂志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2、凡本站标注“来源:XXX(非中国公关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获取授权,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
3、部分图片标注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4、如需向中国公关网投稿,请发送稿件至:info@cipra.org.cn

中国公关网
- 微信扫描二维码
- 订阅“微信”公众号
-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 【总第111期】李国威:公关的强势与弱势
- 新意互动:打造数字营销闭环生态体系,助力品牌破局增长
- 【总第111期】公共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整合的公众战略
- 【总第102期】公关能力,永远在线
- 【总第102期】快刀何:找对人,说对话,放最大
- 【总第102期】公关行业转型如何螺旋向上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总第102期】徐茂利:消失的2020
- 红旗渠连通“一带一路” ——写在红旗渠动工兴建60周年暨2020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 | 课堂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拼多多,你的价值观底线在哪里?
- 创造增量用好品牌广告 ——对话胜加广告CEO马晓波
- 【102期/封面文章】企业取消公关部 这是个伪命题
- 【总第102期】李国威:独立公关人会是行业趋势吗 | 专栏
- 【总第102期】从凡尔赛文学,到社交时代公关价值思考
- 【102期/封面文章】解散公关部,公关赋能体系之破立与模式
- 【总第101】快刀何:公关咨询首先是生意咨询
- 姐夫李:向法律部学习写危机公关道歉信
- 公共关系本科教育何去何从——从大理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停招说起
-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发布2017年中国公关传播行业财富40强排行榜、利润最强TOP10榜单
- 中国公共关系业2017年度调查报告
- 【第87期/人物】黄小川:期待有理想、有智慧的年轻人扎根到公关行业
- 【第89期/对话】万博宣伟:创名者带领中国企业智赢全球
- 疫情冲击下,大型企业该如何有效应对,做好品牌?
- 优衣库×KAWS联名限量款“爆火”的机理与建议 | 课堂
- 卓越理论的互联网之问 | 前沿
- 外卖平台的品牌形象提升之路 | 特别报道
- 不忍回顾!2017年度最差十大危机公关!
- 驾驭风险 稳操胜券——滴滴公关案例分析
- 网易云音乐:深入洞察用户的情感营销
- 不可不知的“IP+产业” | 课堂
- 2020新年复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危机 企业的传播建议与口径
- 公关三十讲(四)| 从瑞幸咖啡挑战星巴克,看中国式公关的“对标PR”策略
- 危机公关,外企为什么总是慢三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