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期/对话】Fairil Yeo:企业要定义清晰的品牌愿景
文>本刊记者 王竹君
编者按:本期杂志,记者对话逻壹传播亚太地区企业转型负责人Fairil Yeo(叶法罗),深入探讨他在市场营销、数据分析、社交媒体等领域的专业观点。Fairil拥有丰富的创业经验,曾在游戏行业的数字代理公司工作,目前负责逻壹传播亚太地区的企业转型,包括制定策略到执行落地,以及拓展逻壹传播在整个亚太地区的业务范围。
《国际公关》:在创业期间,您主要服务于哪个行业,是如何从线下拓展至线上业务的?
Fairil Yeo:我刚工作就接触了视频制作行业,可以说是比较幸运,赶上了好的时机,当时,所有企业都在从线下往线上发展。最初是flash,后来也慢慢被淘汰了,而flash与视频有天然的共通之处,因此我在视频制作方面的长处得以发挥出来。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个领域创业,初期主要是帮助企业制作视频,有很多企业信任并愿意与我们合作,也是一个非常有利条件。
《国际公关》:在怎样的契机下,您选择了加入逻壹传播?请分享一个最令您印象深刻的案例。
Fairil Yeo:我之前的个人经历还算比较丰富,包括线下营销、线上营销以及一些数字化业务。选择逻壹传播是因为它能给我带来一些机会,内容是公关公司的强项,我希望能接触到更多内容营销方面的专家,可以有助于我的成长。而且,我也希望将自己的经验带到逻壹传播,帮助公司从内容营销拓展到数字化营销及线上线下整合营销的领域中。
目前,在逻壹传播的新加坡办公室,我们与保时捷有合作,客户不想走常规的营销路线,所以我们就尝试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2018年是狗年,很多新加坡人会在春节期间购买小狗来做纪念,我们帮助客户与当地两家小狗收容所合作,拍摄了一系列小狗和保时捷车同框的图片特辑,从而宣传领养代替购买的公益观念。
《国际公关》:目前,您负责逻壹传播亚太地区的企业转型,未来会重点向哪个方向拓展业务?
Fairil Yeo:业务转型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它不仅包括商业模式的转型,还包括新技术的应用、人才的培养,以及各项不同专业技能的培训。对逻壹传播来说,接下来更重要的是扎根于以往的专业领域及业务,同时还要建设自己的团队,并在专业领域进行转型升级。
《国际公关》:与中国市场相比,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市场有哪些不同,哪个市场的发展前景最好?
Fairil Yeo:其实,这个问题我也经常被别人问到。在西方和东南亚市场中,都非常注重数字化的业务,且会比较平均地分布在电脑pc端和手机移动端。但在中国市场,无论是市场营销还是人们的沟通方式,都比较偏重在手机移动端。
至于发展前景,要视每个市场的具体情况而定,很多平台或者相关业务的发展都是在持续变化的,比如网站经常存在开了又关的情况。未来,社交媒体和内容营销将会是比较热门或有较大潜力的行业,因为消费者会自主分享,品牌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更好地传达信息。
《国际公关》:在数字化营销服务中,应如何平衡品牌声誉和销量之间的关系?从您个人的感受来讲,B2B和B2C行业哪个难度大一些?
Fairil Yeo: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企业要定义清晰的品牌愿景,这样才能在品牌的形象搭建与销量上达到一个平衡。全球的大型品牌都会率先建立清晰的品牌愿景,不论是承诺打造最棒的客户体验,还是打造最好的产品。一旦确定了品牌愿景,就应该努力去践行,这样才会找到平衡点。
其实,B2B和B2C两个行业都不是很难。比如您作为一名记者,每天的工作时间是早上9点到晚上7点,当然也可能更晚。而品牌不会仅在工作时间与您接触,它们更希望能在您下班回家、与朋友一起吃饭的时候,都对您产生影响。所以,工作的困难并不会按照业务的属性来划分,B2B或者B2C不是考虑的重点,传播最重要的是关注消费者的体验。
《国际公关》:有人认为,大数据行业存在虚报数字的情况,您如何看待?
Fairil Yeo:在我看来,大数据行业主要的问题不是虚报数字,而是存在一些无用的数据,或者分析的方式不对。在这样一个数据爆炸的时代,我们有很多数据,却没有足够的人去正确理解这些数据。所以,我们应该通过更正确、更科学的方式来了解这些数据,并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国际公关》:公关正面临转型升级,未来的重点机遇会是什么,人才、大数据、VR或是其他?
Fairil Yeo:未来,公关行业的机遇主要在两方面。第一是人才,这并不是特指需要储备专业的PR人才,而是要加强专业领域的拓展,比如刚刚提到的大数据就需要专业人才来帮忙解读;第二是科技,比如目前中国企业都比较注重大数据,但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我们也没有办法提取这些数据。
《国际公关》:基于管理团队的经验,您认为,一名优秀的公关人才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Fairil Yeo:我认为,好奇心是公关人最重要的品质。随着数字化业务的到来,很多内容都发生了快速的变化,尤其是对于半路“出家”的人来说,进入公关行业就更应该不断学习。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客户和公司领导也都有这样的期待。只有时刻保持好奇心并学习新东西,才能保证自己不断地成长。
《国际公关》:对比中西方的社交媒体,哪个发展得较好?当下,中国社交媒体的传播工作是否面临过度、饱和等问题?
Fairil Yeo:中外的社交媒体环境并不一样。中国的移动端更加发达,消费者出门可以不带钱现金,只带手机就可以,所有的社交媒体都以手机为核心,这是中国的媒体生态环境。西方社交媒体的主要功能,第一是搜索,比如消费者需要上网搜索产品信息,第二是个人社交,比如朋友间会保持密切的联系。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在对的时间找到对的人,并投放出对的产品和信息。
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中,目前面临的挑战并不是因为信息太多,而是在处理信息的能力上有待提高,中国的人口数量众多,信息数量也非常庞大。我们比较中西方品牌可以发现,中国品牌更希望能触及到每一个人,而不是有所侧重。现在这个局面也在改变,他们也慢慢从注重流量数据的好看,转变为注重最终能达成一致的沟通质量。
《国际公关》:对于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来说,社交媒体关系是个难题,您能否给一些原则性的建议?
Fairil Yeo:举个例子,新加坡的媒体较少,新闻也就比较少,所以就更注重新闻的质量。中国企业在做海外传播的时候,要先定义清晰的品牌愿景,然后做差异化的沟通,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建立媒体关系。除分享产品信息之外,我还比较建议更多地沟通关于企业的愿景、文化、计划等内容,让记者从这些方面来相信你的品牌,增加对品牌的好感。
《国际公关》:在工作之余,您有哪些爱好?
Fairil Yeo:我很喜欢科技,一直在为新加坡电脑社团青年技术服务提供免费技术咨询服务。因为我认为,人才是未来所有商业的核心,非常希望自己能够给年轻一代人带来正面的影响。
生活中的我还喜欢厨艺,因为做饭是一件非常有创意的事,不一定要循规蹈矩,可以发现属于自己的配方。很多新加坡人会推荐当地的传统美食,我个人最喜欢的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一种多样食材制成的美食——Beancurd。而且,我对中国美食的印象比较深,尤其在上海街边吃到的甜豆腐脑,感觉非常美味。
版权声明:
1、为尊重原创,本站文章(尤指标注《国际公关》杂志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2、凡本站标注“来源:XXX(非中国公关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获取授权,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
3、部分图片标注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4、如需向中国公关网投稿,请发送稿件至:info@cipra.org.cn

中国公关网
- 微信扫描二维码
- 订阅“微信”公众号
-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 【总第111期】李国威:公关的强势与弱势
- 新意互动:打造数字营销闭环生态体系,助力品牌破局增长
- 【总第111期】公共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整合的公众战略
- 【总第102期】公关能力,永远在线
- 【总第102期】快刀何:找对人,说对话,放最大
- 【总第102期】公关行业转型如何螺旋向上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总第102期】徐茂利:消失的2020
- 红旗渠连通“一带一路” ——写在红旗渠动工兴建60周年暨2020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 | 课堂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拼多多,你的价值观底线在哪里?
- 创造增量用好品牌广告 ——对话胜加广告CEO马晓波
- 【102期/封面文章】企业取消公关部 这是个伪命题
- 【总第102期】李国威:独立公关人会是行业趋势吗 | 专栏
- 【总第102期】从凡尔赛文学,到社交时代公关价值思考
- 【102期/封面文章】解散公关部,公关赋能体系之破立与模式
- 【总第101】快刀何:公关咨询首先是生意咨询
- 姐夫李:向法律部学习写危机公关道歉信
- 公共关系本科教育何去何从——从大理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停招说起
-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发布2017年中国公关传播行业财富40强排行榜、利润最强TOP10榜单
- 中国公共关系业2017年度调查报告
- 【第87期/人物】黄小川:期待有理想、有智慧的年轻人扎根到公关行业
- 【第89期/对话】万博宣伟:创名者带领中国企业智赢全球
- 疫情冲击下,大型企业该如何有效应对,做好品牌?
- 优衣库×KAWS联名限量款“爆火”的机理与建议 | 课堂
- 卓越理论的互联网之问 | 前沿
- 外卖平台的品牌形象提升之路 | 特别报道
- 不忍回顾!2017年度最差十大危机公关!
- 驾驭风险 稳操胜券——滴滴公关案例分析
- 网易云音乐:深入洞察用户的情感营销
- 不可不知的“IP+产业” | 课堂
- 2020新年复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危机 企业的传播建议与口径
- 公关三十讲(四)| 从瑞幸咖啡挑战星巴克,看中国式公关的“对标PR”策略
- 危机公关,外企为什么总是慢三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