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期】曹志新:走进中南海的年轻人
令世人倍感神秘的中南海,在11月21日,对一批特殊的年轻人张开了热情的怀抱,他们就是在2017年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优异成绩的中国选手们。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接见并鼓励了这些平均年龄不足21岁的年轻人。
世界技能大赛有着“世界技能奥林匹克”之称。今年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世界技能大赛,我国52名选手在运输与物流、结构与建筑技术、制造与工程技术等6大类47项比赛中,获得了15金7银8铜和12个优胜奖,金牌、奖牌和团体总分均居首位,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当今各种娱乐选秀节目兴盛之际,这些年轻人就像一股清流奔涌而出,用他们的行动告诉人们,一切荣誉不是靠“潜规则”而来,一切关注不是靠“撕逼”而来,他们用实际行动、优异成绩上演的成功大片“技能冠军出炉记”足以成为新时代的励志大片,激励鞭策到每一位同时代的年轻人。
在获得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后,国家相关部门对这些年轻人还给予了丰厚的奖励和荣誉。包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金、银、铜、优胜奖获得者分别给予的30万、18万、12万、5万现金奖励,以及责成选手所在地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所属行业主管部门为选手晋升技师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等。
通过一贯坚持、刻苦训练、精益求精,尽洒汗水的孩子们终于收获到了本应属于成功者的荣誉,正可谓:实至名归,受之无愧!
李克强总理在座谈会上跟选手们讲:中国经济要迈上中高端,劳动者的职业技能首先要迈上中高端。同时表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技能人才可以大有作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在政府倡导的双创时代,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越发稀缺而珍贵,所以引导年轻人利用大好时光,坚定信念,以同时代的冠军为榜样,追求冠军可以收获的尊重和利益,是当前社会必须营造及推广的氛围。
目前中国拥有技能人才总量在1.65亿以上,高技能人才数量也多达4791万人。而要成为“心在一艺”的佼佼者,与社会对“卓越蓝领”的尊重和待遇有着直接的关系,更与培养冠军的土壤密不可分。
2700年前齐桓公对人才的独特奖励办法对现在仍是有着积极的借鉴。
管仲是力助齐桓公称霸诸侯的第一功臣,即使这样,齐桓公每每奖励总是把管仲放在第三个、也就是最后一位。第一位得到奖励的是管仲的老师,齐桓公会说“谢谢你教导出这样的好学生!”第二位得到奖励的是管仲的伯乐,齐桓公会说“谢谢你给我推荐了这样优秀的人才!”第三位得到奖励的是管仲本人,齐桓公会说“谢谢你为国家做出的卓越贡献!”
此次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选手创佳绩得奖励的同时,我们更欣喜的看到,为培养这些选手付出心血的技术指导专家、教练、翻译,以及为选手集训做出卓越贡献的支持单位等都得到了国家和各级政府给予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嘉奖。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与鼓励、各级政府的积极奖励与支持政策,中国技能选手的培养蔚然成风俨然可见。
2018年到了,中国公关界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跳槽高峰期。在此我想提醒公关界从业的新人们:靠频繁跳槽固然可以获得一时工资的上涨,但是只有“心在一艺”,勤于付出辛苦、掌握一技不可替代的功夫才是支持薪酬持续上涨最大的竞争力所在。
最后对公关界的老板们也说上一句:青年兴则国兴。老板们不仅要负责经营,更要以发现、培养、创造人才成长环境为己任。如此则是公关界年轻人之幸运!实乃公关界之大幸运!
版权声明:
1、为尊重原创,本站文章(尤指标注《国际公关》杂志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2、凡本站标注“来源:XXX(非中国公关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获取授权,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
3、部分图片标注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4、如需向中国公关网投稿,请发送稿件至:info@cipra.org.cn

中国公关网
- 微信扫描二维码
- 订阅“微信”公众号
-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 【总第111期】李国威:公关的强势与弱势
- 新意互动:打造数字营销闭环生态体系,助力品牌破局增长
- 【总第111期】公共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整合的公众战略
- 【总第102期】公关能力,永远在线
- 【总第102期】快刀何:找对人,说对话,放最大
- 【总第102期】公关行业转型如何螺旋向上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总第102期】徐茂利:消失的2020
- 红旗渠连通“一带一路” ——写在红旗渠动工兴建60周年暨2020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 | 课堂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拼多多,你的价值观底线在哪里?
- 创造增量用好品牌广告 ——对话胜加广告CEO马晓波
- 【102期/封面文章】企业取消公关部 这是个伪命题
- 【总第102期】李国威:独立公关人会是行业趋势吗 | 专栏
- 【总第102期】从凡尔赛文学,到社交时代公关价值思考
- 【102期/封面文章】解散公关部,公关赋能体系之破立与模式
- 【总第101】快刀何:公关咨询首先是生意咨询
- 姐夫李:向法律部学习写危机公关道歉信
- 公共关系本科教育何去何从——从大理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停招说起
-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发布2017年中国公关传播行业财富40强排行榜、利润最强TOP10榜单
- 中国公共关系业2017年度调查报告
- 【第87期/人物】黄小川:期待有理想、有智慧的年轻人扎根到公关行业
- 【第89期/对话】万博宣伟:创名者带领中国企业智赢全球
- 疫情冲击下,大型企业该如何有效应对,做好品牌?
- 优衣库×KAWS联名限量款“爆火”的机理与建议 | 课堂
- 卓越理论的互联网之问 | 前沿
- 外卖平台的品牌形象提升之路 | 特别报道
- 不忍回顾!2017年度最差十大危机公关!
- 驾驭风险 稳操胜券——滴滴公关案例分析
- 网易云音乐:深入洞察用户的情感营销
- 不可不知的“IP+产业” | 课堂
- 2020新年复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危机 企业的传播建议与口径
- 公关三十讲(四)| 从瑞幸咖啡挑战星巴克,看中国式公关的“对标PR”策略
- 危机公关,外企为什么总是慢三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