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期】李国威:企业走进公关教育的正确姿势
最近我在高校上了一堂失败的课,在我的课上,同学们睡着了。
应邀给一所大学的本科生讲两个半天的“新媒体时代的危机公关”,该校传播和广告专业二年级学生的必修课,我和一位公关公司老总分别来上。
给不少企业和公关界论坛讲过这个话题,我为此收集了很多新鲜的案例,总结了新媒体时代危机公关方法论。我还记得在一家金融公司,公关团队十多个人挤在一间小会议室听我侃了一下午,大家兴致勃勃,不断提问题,下了课还在讨论。
类似的材料稍加整理拿到学校课堂,第一次课我把危机的来源、成因、分类、性质、应对方法做了梳理,可是同学们并没有什么反应,快到中午的时候,三十多人的教室里,有四五个同学趴在桌上人事不省。
一个自以为资深的公关讲师,经历过各种大场合,包括给一百多位最大国企的副总裁们授课,就这样栽倒在大学二年级同学手上。
在一个公关群里聊天,华扬联众数字技术公司首席信息官,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学术导师、实践导师潘建新老师说了一句:“企业的人根本不懂怎么在学校授课”,把大家都惊到了。
列出潘老师这么多头衔,不仅表示他多厉害,而是说潘老师是极少的从实践一线到学校教书的公关人,他探索了七年,终于找到了一点路数。他说:“像姐夫李这样(有业界经验)的,能讲4课时精彩的演讲,但是,32课时就可能不灵了。”
很多业界人士走进大学讲堂,但是形成16课时以上的课程,大部分公关人就讲不下去了。潘老师举例说,他给浙江大学讲《公共关系伦理学》这门课,光教案就写了十几万字。
而公关业界人士讲课,多是企业风格,拿了PPT上去就讲。
并不是说企业人士就不能讲课,而是当大家反复呼吁“企业走进公关教育”时,想想企业怎么发挥作用。
公关是一个高度实践性的学科,甚至是不是学科我们也一直在争论。很多业界人士认为,公关教育的出路在于教育与实践的结合,需要更多的企业走进学校,不仅是分享实战经验,还包括吸纳学生实习。
我认为企业进入高校要解决企业的传播方式不适合学校的问题。
用我那堂失败的“新媒体时代的危机公关”举例,企业关注问题的角度不是学生的角度,你不能过早地把学生拉进企业经营的复杂环境中。
“危机公关中应该谁出来道歉?”“质监和工商部门有怎样的权力封存你的产品?”“警察执法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你再怎么说理论与实践结合,再怎么说公关是一个实践学科,这些话题不是大学二年级学生应该讨论的。
我在企业公关20年,团队里总是有大学毕业生入职,实习生来上班,想想我除了让他们干活,很少了解他们在学校受的教育与工作真实环境之间的反差是什么。
而消除这样的反差,并不是让教育结合更多的实际,而是教育让学生掌握快速记忆的能力,知识梳理的能力,研究问题的方法,进而开始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实习生不可能解救焦头烂额的公关总监,但是学校教育应该给学生一种方法,一种底气,这是仅仅靠企业分享实际案例不能解决的,也许,这就是潘建新老师七年努力可以证实的价值。
版权声明:
1、为尊重原创,本站文章(尤指标注《国际公关》杂志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2、凡本站标注“来源:XXX(非中国公关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获取授权,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
3、部分图片标注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4、如需向中国公关网投稿,请发送稿件至:info@cipra.org.cn

中国公关网
- 微信扫描二维码
- 订阅“微信”公众号
-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 【总第111期】李国威:公关的强势与弱势
- 新意互动:打造数字营销闭环生态体系,助力品牌破局增长
- 【总第111期】公共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整合的公众战略
- 【总第102期】公关能力,永远在线
- 【总第102期】快刀何:找对人,说对话,放最大
- 【总第102期】公关行业转型如何螺旋向上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总第102期】徐茂利:消失的2020
- 红旗渠连通“一带一路” ——写在红旗渠动工兴建60周年暨2020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 | 课堂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拼多多,你的价值观底线在哪里?
- 创造增量用好品牌广告 ——对话胜加广告CEO马晓波
- 【102期/封面文章】企业取消公关部 这是个伪命题
- 【总第102期】李国威:独立公关人会是行业趋势吗 | 专栏
- 【总第102期】从凡尔赛文学,到社交时代公关价值思考
- 【102期/封面文章】解散公关部,公关赋能体系之破立与模式
- 【总第101】快刀何:公关咨询首先是生意咨询
- 姐夫李:向法律部学习写危机公关道歉信
- 公共关系本科教育何去何从——从大理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停招说起
-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发布2017年中国公关传播行业财富40强排行榜、利润最强TOP10榜单
- 中国公共关系业2017年度调查报告
- 【第87期/人物】黄小川:期待有理想、有智慧的年轻人扎根到公关行业
- 【第89期/对话】万博宣伟:创名者带领中国企业智赢全球
- 疫情冲击下,大型企业该如何有效应对,做好品牌?
- 优衣库×KAWS联名限量款“爆火”的机理与建议 | 课堂
- 卓越理论的互联网之问 | 前沿
- 外卖平台的品牌形象提升之路 | 特别报道
- 不忍回顾!2017年度最差十大危机公关!
- 驾驭风险 稳操胜券——滴滴公关案例分析
- 网易云音乐:深入洞察用户的情感营销
- 不可不知的“IP+产业” | 课堂
- 2020新年复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危机 企业的传播建议与口径
- 公关三十讲(四)| 从瑞幸咖啡挑战星巴克,看中国式公关的“对标PR”策略
- 危机公关,外企为什么总是慢三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