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期】徐茂利:删帖的危机
曾经被视为危机公关杀手锏的删帖“业务”,现在遇到了自己的危机,这本生意经念不下去了。
删帖“业务”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有三大需求:于客户,出了问题一删了之,可谓立竿见影;于公关公司,删帖业务简单清晰,而且一本万利;于合作端,点点鼠标坐地收钱,而且很多时候这钱是直接落入自己腰包,何乐而不为?有这样顺畅的一条产业链,删帖生意迅速流行起来,甚至出现了“先发帖,再删帖;有帖子删,没有帖子创造帖子然后删”的敲诈型业务,渐渐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事儿做大了便要受制约,网络删帖本不是一本正当的生意经,今天之所以再推进不下去,也有这么三条缘由。
一是删帖触犯了法律底线。2013年9月9日,两高出台司法解释,有偿删帖可被追究刑事责任,明确指出凡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扰乱市场秩序,构成犯罪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2月5日,口碑互动等六家网络公关公司数十人因涉嫌删帖被抓捕,业界震动,这算明确地宣示了法律底线。
其实早在2012年7月,有关部门便展开了整治非法网络公关行为专项行动。在北京,雅歌时代的100多名员工——包括清洁工阿姨都被带到派出所做笔录。当时一些公关从业者的第一反应还是“删帖违法吗”,现在来看,应该不是问题了。
第二,从平台的角度来说,网站也不希望删帖成为一项业务。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建设一直有困难,原因之一便是网络信息在发布后,可以被删除。一个信息随时可能被删除和改变的平台,本来就要依靠严格的媒体管理和职业操守来维护,删帖生意却是在网站管理的堤坝里植入了一个个蚁穴,一部分个人固然得利了,但平台本身却大大受损。近几年来,有影响力的网站都加强了内部管理,“内鬼”的风险大大增加,删帖只能存在于一些小网站、小论坛和不知道出处的空间了。
三是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传播的速度迅速提升,删帖已越来越难以达到信息屏蔽的效果。web2.0时代,网络传播的核心是传播者,而不再是信息本身,如果不去消除负面产生的土壤,而只想着去切断信息的传播,其结果只能像是割韭菜,割掉一茬又来一茬,而且由于信息发布和删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成本差异,删帖的费用越来越难以承受,可操作性也越来越小了。
在真实而活跃的网络舆论场中,一个事件,总有人说好,也总有人说不好,这和传统舆论场中经过过滤的环境有着很大的不同。普遍认为,对一个公共事件,如果能获得70%的认同,就相当于获得了绝对刚性的民意支持,而永远100分的好口碑,只能存在于伪造的环境中。在网络舆论场中长袖善舞的潘石屹说过一句话,不要怕人骂,一个好企业不是几句话就能骂垮的。提高负面舆论的耐受度,远比删帖有效而又可行。有正常耐受力的企业,在反击舆论攻击时也更有战斗力,如360周鸿祎,这个在骂声中成长的互联网大佬,恐怕没有花过一分钱去删帖吧。
删帖的本质其实无异于掩耳盗铃,简单粗暴的删帖走到尽头,这不是危机公关手段的损失,而是建立新的方法论的一个机会。在新的形势下,正视“删帖”的不可继续,可以帮助客户放弃危机公关的鸵鸟思维,克服舆论洁癖,建立客观真实的网络舆情研判和应对机制,从而回归到沟通与化解的公关正轨上来。
版权声明:
1、为尊重原创,本站文章(尤指标注《国际公关》杂志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2、凡本站标注“来源:XXX(非中国公关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获取授权,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
3、部分图片标注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4、如需向中国公关网投稿,请发送稿件至:info@cipra.org.cn

中国公关网
- 微信扫描二维码
- 订阅“微信”公众号
-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 【总第111期】李国威:公关的强势与弱势
- 新意互动:打造数字营销闭环生态体系,助力品牌破局增长
- 【总第111期】公共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整合的公众战略
- 【总第102期】公关能力,永远在线
- 【总第102期】快刀何:找对人,说对话,放最大
- 【总第102期】公关行业转型如何螺旋向上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总第102期】徐茂利:消失的2020
- 红旗渠连通“一带一路” ——写在红旗渠动工兴建60周年暨2020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 | 课堂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拼多多,你的价值观底线在哪里?
- 创造增量用好品牌广告 ——对话胜加广告CEO马晓波
- 【102期/封面文章】企业取消公关部 这是个伪命题
- 【总第102期】李国威:独立公关人会是行业趋势吗 | 专栏
- 【总第102期】从凡尔赛文学,到社交时代公关价值思考
- 【102期/封面文章】解散公关部,公关赋能体系之破立与模式
- 【总第101】快刀何:公关咨询首先是生意咨询
- 姐夫李:向法律部学习写危机公关道歉信
- 公共关系本科教育何去何从——从大理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停招说起
-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发布2017年中国公关传播行业财富40强排行榜、利润最强TOP10榜单
- 中国公共关系业2017年度调查报告
- 【第87期/人物】黄小川:期待有理想、有智慧的年轻人扎根到公关行业
- 【第89期/对话】万博宣伟:创名者带领中国企业智赢全球
- 疫情冲击下,大型企业该如何有效应对,做好品牌?
- 优衣库×KAWS联名限量款“爆火”的机理与建议 | 课堂
- 卓越理论的互联网之问 | 前沿
- 外卖平台的品牌形象提升之路 | 特别报道
- 不忍回顾!2017年度最差十大危机公关!
- 驾驭风险 稳操胜券——滴滴公关案例分析
- 网易云音乐:深入洞察用户的情感营销
- 不可不知的“IP+产业” | 课堂
- 2020新年复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危机 企业的传播建议与口径
- 公关三十讲(四)| 从瑞幸咖啡挑战星巴克,看中国式公关的“对标PR”策略
- 危机公关,外企为什么总是慢三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