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期】曹志新:公共安全需要公众维护
当飞机起飞后,我们就认为这条命不属于自己了,而是属于蔚蓝的天空或者是上帝。其实这种观点是有些消极的,除去航空公司必须保证的飞机质量和飞行技术外,我们每位乘客的表现也与飞行安全息息相关。
去年12月11日,从泰国飞往南京的飞机上,一位大陆女乘客与空姐发生矛盾,把泡面的热水泼向空姐,她的男伴还声称要“炸飞机”。飞行员认为这位中国女士的行为属于“飞行危险”,航班因此折返曼谷,之后重新起飞,比原计划延迟5个多小时到达南京。涉事中国乘客遭到泰国当局罚款处理。
12月17日,重庆飞往香港的航班,前后排乘客在7500米高的天空大打出手,到达香港后,香港警方立即介入处理。
以上两个事件集中发生在一周之内,在民众之间掀起了一个讨论高潮。为什么“机闹”总与中国乘客有着如此密切的关联,但这个答案并不是笔者形成此文涉及的内容。今天想谈谈飞机危机中的“乘客作为”。
不论是载客30-50人的小型飞机还是载客200人以上的大型宽体飞机,不论你是回家还是出差抑或出游,飞机就是所有乘客的家,是一个飞机安全人人才得以安全的家。而我们每个乘客就是这个家庭的成员。这个家在危机来临时是容不得切割处理的,一安俱安、一毁俱毁。所以我们每个乘客都有保证“家庭”安全的责任与义务。
危机应对的方法之一就是积极沟通。
在飞机上不论谁是谁非,不论是乘客与空乘人员之间的纠纷,还是乘客之间的纠纷,一旦放大,都会使危害膨胀,直至变成危机。在以上两起“机闹”中,所有的报道都没有同机乘客对纠纷进行劝阻的消息。这种行为是对“机闹”者的纵容和对自己生命安全的漠视。危机管理讲的是运用一切可用的方法和措施把危机由大化小、由小化了。我们同机的乘客呢,任凭暴力之火燃烧,任凭自己接近“熔化”。
懂得了积极沟通的重要性,下面就是沟通的方法了。
旁观乘客尤其是最接近“机闹”者的乘客,是最清楚事件过程的。这时要明白你的劝阻可能会及时化解一场愈发扩大甚至失控的危机。有人会问,作为乘客我为什么要出面劝阻?我会告诉你:因为你的生命安全任何人任何理由都不得破坏!相信所有“万米俱乐部”成员都有同感吧!
飞机上对“机闹”进行劝阻的“乘客作为”仅是权宜之计,根本上还应从制度上规范,把对破坏飞行安全行为的惩治落到实处。
为了保证飞行安全,美国《联邦航空法》规定:如果乘客在机舱内的行为被认为危及航班和其他乘客安全,机长有权采取包括强行制止、约束和紧急降落在内的应急安全措施;如果认定乘客威胁机组安全,机长有权使用武器。违反规定的乘客很可能被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名起诉,最高可以判处20年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
加拿大由联邦运输安全委员会TSB负责规范航空运输安全行为,如果认定乘客在机舱内的行为危及航空器安全,并扰乱公共秩序,机长有权采取强制措施,并在认为需要时积极降落,肇事乘客会被追责或起诉,理论上最高可获判无期徒刑。
而在我国出现的威胁飞行安全事件的处理上,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暧昧态度甚至是不了了之,这样的处理结果只会催生更多相同或者类似危机的发生。
飞机质量与飞行技术是安全基础,空乘的优质服务是保证,法规的严谨缜密是约定,乘客的懂礼谦让才是和谐的主体。
失态、失联、失事,都不是我们所想,平平安安才是我们天上乘客、地上亲人共同的愿望。
版权声明:
1、为尊重原创,本站文章(尤指标注《国际公关》杂志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2、凡本站标注“来源:XXX(非中国公关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获取授权,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
3、部分图片标注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4、如需向中国公关网投稿,请发送稿件至:info@cipra.org.cn

中国公关网
- 微信扫描二维码
- 订阅“微信”公众号
-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 【总第111期】李国威:公关的强势与弱势
- 新意互动:打造数字营销闭环生态体系,助力品牌破局增长
- 【总第111期】公共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整合的公众战略
- 【总第102期】公关能力,永远在线
- 【总第102期】快刀何:找对人,说对话,放最大
- 【总第102期】公关行业转型如何螺旋向上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总第102期】徐茂利:消失的2020
- 红旗渠连通“一带一路” ——写在红旗渠动工兴建60周年暨2020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 | 课堂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拼多多,你的价值观底线在哪里?
- 创造增量用好品牌广告 ——对话胜加广告CEO马晓波
- 【102期/封面文章】企业取消公关部 这是个伪命题
- 【总第102期】李国威:独立公关人会是行业趋势吗 | 专栏
- 【总第102期】从凡尔赛文学,到社交时代公关价值思考
- 【102期/封面文章】解散公关部,公关赋能体系之破立与模式
- 【总第101】快刀何:公关咨询首先是生意咨询
- 姐夫李:向法律部学习写危机公关道歉信
- 公共关系本科教育何去何从——从大理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停招说起
-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发布2017年中国公关传播行业财富40强排行榜、利润最强TOP10榜单
- 中国公共关系业2017年度调查报告
- 【第87期/人物】黄小川:期待有理想、有智慧的年轻人扎根到公关行业
- 【第89期/对话】万博宣伟:创名者带领中国企业智赢全球
- 疫情冲击下,大型企业该如何有效应对,做好品牌?
- 优衣库×KAWS联名限量款“爆火”的机理与建议 | 课堂
- 卓越理论的互联网之问 | 前沿
- 外卖平台的品牌形象提升之路 | 特别报道
- 不忍回顾!2017年度最差十大危机公关!
- 驾驭风险 稳操胜券——滴滴公关案例分析
- 网易云音乐:深入洞察用户的情感营销
- 不可不知的“IP+产业” | 课堂
- 2020新年复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危机 企业的传播建议与口径
- 公关三十讲(四)| 从瑞幸咖啡挑战星巴克,看中国式公关的“对标PR”策略
- 危机公关,外企为什么总是慢三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