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期】张小平:移动支付之争
    2014-02-27      1758      作者:张小平 商业观察家、新唐智库及CEO品牌网创始人        来源:《国际公关》       分享:

      近期,移动支付纷争颇起,尤其是“二马”(马云与马化腾)大有一决高下之势。若论在互联网金融方面布局之长远者,阿里巴巴自称第二,则无人敢称第一。阿里的“命根子”——支付宝,既是阿里电商体系正常运行的基础保障,也是阿里集团扩张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基石。基于此,马云宁愿冒着被质疑其契约精神的风险,也要把支付宝拆分捂在怀里。

     

      当然,马云也没有“白疼”支付宝这个“亲生子”。根据支付宝公布的最新数据,在PC端,支付宝的注册账户已经超过8亿;支付宝钱包的用户也已逼近1亿大关。另根据艾瑞、易观等第三方数据显示,淘宝系在移动购物中占据了50%左右的市场份额,支付宝钱包则在移动支付领域斩获80%的市场。

     

      目前看来,支付宝可谓一家独大,其霸主地位当下无人能撼。

     

      不过,在互联网时代,从来就没有屹立不倒的霸主,只有不断涌现的颠覆者。正如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方兴东所说:“十多年前,互联网第一次大革命,大家认为三大门户就是互联网最大的商业模式了,没有比他更大的了,我们能做的只是其中一个细分领域,后来发现,三大门户不到三大巨头(BAT)的1/10。未来,马云很可能发现,交易支付、电商可能也真的不到1/10。”

     

      方兴东认为,现在互联网已经进入3.0时代,核心概念就是即时互动,即大规模网民同时在线的实时互动。网上交易只是偶发性的,黏度不够。而且网上购物支付对网民的整个活动来说,只是大蛋糕中的一小块。

     

      那么,暂时拔得头筹的支付宝最忌惮的挑战者是谁?毫无疑问,是另一位互联网领军人物马化腾旗下的微信支付。

     

      微信诞生的时间并不长,但它成长的速度却惊人的疯狂。目前,微信用户已突破6亿,并且进入了全球240多个国家中的200个,这意味着微信已成为移动互联网最活跃入口,这让腾讯牢牢掌控了移动互联网端社交方面的主动权。

     

      如果仅仅是用户数量庞大,或许还不会让马云如此紧张。微信支付的真正“威胁”,在于马化腾对它的定义:“微信支付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支付工具,它是为移动支付提供的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微信认为,传统的电商像一个水沟,一桶水流过来的当时能够把水沟填满,但这桶水流走后,基本一点痕迹都没有了。但加入微信服务公众号后,每个购买过的消费者,都会沉淀下来。只要服务能力提供得好,水池里的水就会不断增加,每一个消费者资源都在这里保存起来了。这让微信生态圈的“聚财”能力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微信一旦形成“二维码+账号体系+LBS+支付+关系链”的O2O闭环体系,新的“消费场景”就将大功建成。在这个过程中,微信可以为企业服务号提供客服接口,形成基于微信的一个呼叫中心体系。用户在这个体系中只要轻移手指,皆可以完成咨询、选购、下单、支付、售后等等需要的服务。

     

      阿里深切地感受到微信的挑战,其应对措施也逐渐升级。除了强推“来往”,手机淘宝屏蔽微信等实际措施,马云还在内部动员员工:“企鹅走出南极洲了,他们在试图适应酷热天气,让世界变成他们适应的气候,与其等待被害,不如杀去南极洲……把企鹅赶回南极去!”把员工鼓动得嗷嗷叫,一个个加班加点不眠不休,先后在微淘、支付宝钱包、阿里云终端等多条线发力,群殴微信。

     

      其实,马云有点舍本逐末了——与其追杀企鹅,还不如研究更深层次的人性需求;与其让员工在白天上班时间嗷嗷叫,还不如让消费者在黑夜休息时间辗转难眠!


    中国公关网

    • 微信扫描二维码
    • 订阅“微信”公众号
    •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