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期】张小平:移动支付之争
近期,移动支付纷争颇起,尤其是“二马”(马云与马化腾)大有一决高下之势。若论在互联网金融方面布局之长远者,阿里巴巴自称第二,则无人敢称第一。阿里的“命根子”——支付宝,既是阿里电商体系正常运行的基础保障,也是阿里集团扩张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基石。基于此,马云宁愿冒着被质疑其契约精神的风险,也要把支付宝拆分捂在怀里。
当然,马云也没有“白疼”支付宝这个“亲生子”。根据支付宝公布的最新数据,在PC端,支付宝的注册账户已经超过8亿;支付宝钱包的用户也已逼近1亿大关。另根据艾瑞、易观等第三方数据显示,淘宝系在移动购物中占据了50%左右的市场份额,支付宝钱包则在移动支付领域斩获80%的市场。
目前看来,支付宝可谓一家独大,其霸主地位当下无人能撼。
不过,在互联网时代,从来就没有屹立不倒的霸主,只有不断涌现的颠覆者。正如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方兴东所说:“十多年前,互联网第一次大革命,大家认为三大门户就是互联网最大的商业模式了,没有比他更大的了,我们能做的只是其中一个细分领域,后来发现,三大门户不到三大巨头(BAT)的1/10。未来,马云很可能发现,交易支付、电商可能也真的不到1/10。”
方兴东认为,现在互联网已经进入3.0时代,核心概念就是即时互动,即大规模网民同时在线的实时互动。网上交易只是偶发性的,黏度不够。而且网上购物支付对网民的整个活动来说,只是大蛋糕中的一小块。
那么,暂时拔得头筹的支付宝最忌惮的挑战者是谁?毫无疑问,是另一位互联网领军人物马化腾旗下的微信支付。
微信诞生的时间并不长,但它成长的速度却惊人的疯狂。目前,微信用户已突破6亿,并且进入了全球240多个国家中的200个,这意味着微信已成为移动互联网最活跃入口,这让腾讯牢牢掌控了移动互联网端社交方面的主动权。
如果仅仅是用户数量庞大,或许还不会让马云如此紧张。微信支付的真正“威胁”,在于马化腾对它的定义:“微信支付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支付工具,它是为移动支付提供的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微信认为,传统的电商像一个水沟,一桶水流过来的当时能够把水沟填满,但这桶水流走后,基本一点痕迹都没有了。但加入微信服务公众号后,每个购买过的消费者,都会沉淀下来。只要服务能力提供得好,水池里的水就会不断增加,每一个消费者资源都在这里保存起来了。这让微信生态圈的“聚财”能力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微信一旦形成“二维码+账号体系+LBS+支付+关系链”的O2O闭环体系,新的“消费场景”就将大功建成。在这个过程中,微信可以为企业服务号提供客服接口,形成基于微信的一个呼叫中心体系。用户在这个体系中只要轻移手指,皆可以完成咨询、选购、下单、支付、售后等等需要的服务。
阿里深切地感受到微信的挑战,其应对措施也逐渐升级。除了强推“来往”,手机淘宝屏蔽微信等实际措施,马云还在内部动员员工:“企鹅走出南极洲了,他们在试图适应酷热天气,让世界变成他们适应的气候,与其等待被害,不如杀去南极洲……把企鹅赶回南极去!”把员工鼓动得嗷嗷叫,一个个加班加点不眠不休,先后在微淘、支付宝钱包、阿里云终端等多条线发力,群殴微信。
其实,马云有点舍本逐末了——与其追杀企鹅,还不如研究更深层次的人性需求;与其让员工在白天上班时间嗷嗷叫,还不如让消费者在黑夜休息时间辗转难眠!
版权声明:
1、为尊重原创,本站文章(尤指标注《国际公关》杂志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2、凡本站标注“来源:XXX(非中国公关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获取授权,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
3、部分图片标注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4、如需向中国公关网投稿,请发送稿件至:info@cipra.org.cn

中国公关网
- 微信扫描二维码
- 订阅“微信”公众号
-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 【总第111期】李国威:公关的强势与弱势
- 新意互动:打造数字营销闭环生态体系,助力品牌破局增长
- 【总第111期】公共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整合的公众战略
- 【总第102期】公关能力,永远在线
- 【总第102期】快刀何:找对人,说对话,放最大
- 【总第102期】公关行业转型如何螺旋向上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总第102期】徐茂利:消失的2020
- 红旗渠连通“一带一路” ——写在红旗渠动工兴建60周年暨2020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 | 课堂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拼多多,你的价值观底线在哪里?
- 创造增量用好品牌广告 ——对话胜加广告CEO马晓波
- 【102期/封面文章】企业取消公关部 这是个伪命题
- 【总第102期】李国威:独立公关人会是行业趋势吗 | 专栏
- 【总第102期】从凡尔赛文学,到社交时代公关价值思考
- 【102期/封面文章】解散公关部,公关赋能体系之破立与模式
- 【总第101】快刀何:公关咨询首先是生意咨询
- 姐夫李:向法律部学习写危机公关道歉信
- 公共关系本科教育何去何从——从大理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停招说起
-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发布2017年中国公关传播行业财富40强排行榜、利润最强TOP10榜单
- 中国公共关系业2017年度调查报告
- 【第87期/人物】黄小川:期待有理想、有智慧的年轻人扎根到公关行业
- 【第89期/对话】万博宣伟:创名者带领中国企业智赢全球
- 疫情冲击下,大型企业该如何有效应对,做好品牌?
- 优衣库×KAWS联名限量款“爆火”的机理与建议 | 课堂
- 卓越理论的互联网之问 | 前沿
- 外卖平台的品牌形象提升之路 | 特别报道
- 不忍回顾!2017年度最差十大危机公关!
- 驾驭风险 稳操胜券——滴滴公关案例分析
- 网易云音乐:深入洞察用户的情感营销
- 不可不知的“IP+产业” | 课堂
- 2020新年复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危机 企业的传播建议与口径
- 公关三十讲(四)| 从瑞幸咖啡挑战星巴克,看中国式公关的“对标PR”策略
- 危机公关,外企为什么总是慢三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