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99期】媒体社会责任,知易行难
文>李志军 中央财经大学广告系副教授
无论是媒体社会责任还是公关伦理,其实很多人是不屑于谈的,因为和业务相比,似乎是个很“扯淡”的东西,这个作者是领教过的。但是每每在重大时刻,你会发现帮你选择做或不做的依然是这些看似虚无的内容。疫情,对许多媒体而言是场大考,需要重新审视“社会责任”的内涵。在作者看来,有可能存在从本位到延展的三个层次。
一、坚守媒体职责,做社会环境的“守望者”
首先,媒体应当体现专业主义,及时、客观地报道,这是基本,也是天职。
疫情无疑是一场人类灾难。按照我国媒体报道的惯例,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主旋律在首位,这样的内容相信大家看到了不少。例如,界面《武汉隔离病房里的除夕夜》就记录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隔离病房里医护人员吃着盒饭过除夕、给隔离病人送饭的画面。
但如果忽视疫情的残酷性,那就是一种失职。2011年723动车追尾事件,把新浪微博隆重地推进人们的视野中,在这里对于这一灾难事件的传达与传统媒体形成了鲜明地对比,可以解读为是一种对灾难报道的反思,因为你不能对灾难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
1月3日,武汉卫健委通报44例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患者,称未现人传人和医护感染;1月20日,钟南山院士确认新冠病毒人传人;1月23日,武汉“封城”。这一阶段正是社会恐慌形成的肇始期,同时也是新冠肺炎疫情信息发布的稀缺期,加之社会化媒体碎片化传播的特征,造成全面、科学、权威的疫情信息缺位。疫情信息获取渠道的不通畅,导致公众情绪被一些自媒体、营销号甚至社会流言所裹挟。
其实财新在1月20日正式出版的《财新周刊》纸质版中,就已经发表了《不明肺炎忽现》的深度报道,认为“中国的疾控系统正在面对一场意外考验”。[1]为社会敲响了警钟。
1月21日,《北京青年报》推出了深度报道《一个武汉肺炎康复患者的样本观察:我与新型冠状病毒搏斗的22天》。报道以12月24日发病到1月25日治愈出院的武汉被感染者王康为例,还原了早期病例的发现和治疗过程。报道的反响始料不及,微信公号的传播达到887万次阅读,后台有超过2000条留言,有2.4万次点赞,成为早期国内媒体一篇重要的刷屏报道。[2]
总结报道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第一时间将采访深入到具体病例,而且得以满足公众对新冠肺炎方方面面的信息渴求。比如初期的症状是什么?被感染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就医过程中是如何被确诊的?医院采取了哪些治疗措施?病程后期身体的反应有哪些?其他病人的表现和自己有什么异同?康复出院后还要服什么药?会不会有后遗症?治疗的费用有多少?在回答了公众对新冠肺炎一个又一个疑问的同时,也化解了人们因为未知而可能产生的恐慌。
与此同时,媒体还积极呼应舆论集中反映的在抗疫过程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如武汉市红十字会、湖北省红十字会在社会捐赠物资接收、管理以及账目公开中存在的各种问题。2月2日,《北京青年报》推出了深度报道《一个武汉红十字志愿者的自述》,从志愿者汪慧的个体视角反映了她身在其中发现的问题,比如在物资接收上,一旦出现具体手续存在瑕疵,武汉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经常采取的做法就是不作为式的拒绝,而不是主动想各种办法去解决问题,结果让捐赠物资的人伤了心,缺乏防护装备的医护人员不能及时拿到需要的东西。[3]
但是也有的媒体记者虽然进入了武汉,却只发出这样的报道:“走到隔壁楼栋,人未见到香味已到。邻居大姐准备了满满两大锅,赵云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尽管大家都戴着口罩,但依旧可以感受到新春的祝福下的笑容和温暖。”而武汉市机关报《长江日报》则刊出评论员署名文章,《相比“风月同天”,我更想听到“武汉加油”》更是在关键时刻不仅缺位,而且还造成了不必要的次生舆情危机。
二、坚守道德底线,做好把关人
其次,不传谣,不造谣,不挑事,不吃人血馒头。
谣言从来不会在重大公共危机中缺席,但有效识别,做好把关,不博眼球、出位,也是有良知的媒体应坚守的底线。针对网络上出现的谣言,中央媒体纷纷刊发辟谣及科普类报道。1月22日至29日,人民网《求真》栏目发布20多篇辟谣新闻,针对各类流传的不实消息,第一时间进行阻击。人民日报的《权威解答:天气转晴,出门晒太阳能否杀死新型冠状病毒?》、央视网的《疫情防护思维导图来了!转给更多人》、新华网的《关于疫情的最新科普,转发知悉!》……这些通过微信发布的报道,有效传播科学防控知识,篇篇阅读量10万+。[4]
2月6日,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致函天津市政府及武清区,由于仅有一天安全库存,不仅面临停产危险,而且会造成每天超过4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因此希望给予19家供应商许可,允许他们8日将成品库存运往公司,并于10日正常复工。据了解,奔驰是主动联系政府申请复工的首个车企。此时疫情并未迎来拐点,已复工企业基本是制造防疫医疗用品的,而如上汽通用五菱等的复工,也缘于改造生产线以生产医疗口罩。但有些自媒体刻意做出不恰当的比较,把奔驰与转产制造口罩的车企以及不计损失的福耀玻璃做对比,暗示奔驰是“唯利是图”,这种做法无疑是添乱抹黑。
三、传播正能量,做创新性贡献
最后,发挥权威性优势,创新性地服务社会。
当前媒体的繁荣也为研究社会责任提供了更多视角。如专业KOL在疫情关键阶段的介入可以更好地起到稳定社会情绪,传播正能量的作用,正像钟南山院士和张文宏主任的成功“出圈”。
他们都是在专业内外能给舆论和社会贡献智慧的公众人物。第一,经过了如此复杂疫情的考验,被证明是一个说话靠谱、值得信赖的医生,疫情中积累的权威形象,让他们有资本被公众信任。第二,专家也许很多,但能驾驭传播规律、善于在媒体上表达,并能产生广泛影响的专家并不多。
钟南山、张文宏这样的专业人士和知识分子成为媒体明星,是公众之幸。这样的专业人士“出圈”,也是社会之幸。某种程度上,如钟南山一样,张文宏甚至已经成了某种凝聚共识度的一个符号,人们相信他的判断。当下专家已被矮化和污名为“砖家”,这个社会并不缺专家,缺的是判断经受过考验的专家,在紧要关头敢下判断的专家,在危机中挺身而出的专家,以诚实可信的公共表达证明了自身可信赖的专家。[5]
此外,在全国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许多综艺节目复播后积极响应抗疫主题,纷纷邀请医护人员参与节目,通过平凡而鼓舞人心的故事,展示了全民抗击疫情、团结奋斗、必胜的坚定信念。
《极限挑战》(上)第六季的第一个节目围绕“疫情过后的愿望”这一主题,传达了疫情过后重新开始生活的信心和拥抱更美好生活的愿景。许多网民和“极端选择小组”的成员有着同样的愿望,他们都想看到面具下医务人员的面孔。“极限选拔小组”的成员各自前往指定地点,将上海东方医院支持的湖北医疗队与黄浦江游船联系起来。当医务人员摘下口罩露出他们的脸时,河边的高楼点亮了这些“白衣天使”的照片和名字,表达了对“山河都好,谢谢你”的敬意。腾讯综艺《见字如面》、湖南卫视《朋友请听好》和重庆卫视大型活动演播室策划制作的《战疫英雄》专项防疫节目也受到好评。
而央视主持人直播带货,以实际行动支援武汉更是创新之举。带货虽是分外之事,但却能很好地发挥中央级媒体的引领优势。“权来康康,撒开了买!”——这是央视主持人康辉、朱广权、撒贝宁、尼格买提第一次组合直播带货的口号。5月1日晚上8点,央视新闻和国美零售合作,在央视新闻客户端、抖音、国美美店微信小程序、拼多多、京东等平台在线观看和购买。在3个小时的时间里,成交额超过了5亿元,观看人数也超过了1000万。[6]
思考媒体的社会责任其实与公关伦理是相吻合的,传播真实的信息,以公平公正之心对待客户和社会,行使职能时坚守社会责任和社会底线,也是维护公关行业声誉的重要举措。
标注信息:
1.掌门喵.谁在前线传递真相?中国主流媒体疫情报道
2.宋建华.青记观察丨北青深一度:疫情报道中媒体的社会责任
3.宋建华.青记观察丨北青深一度:疫情报道中媒体的社会责任
4.人民论坛网.疫情之下,网络媒体更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5.曹林.要专业的张文宏,也要出圈的张文宏[N].中国青年报,2020-05-08.
6.马越.“央视boys”直播带货3小时卖5亿,直播综艺化大势所趋?
[1] 掌门喵.谁在前线传递真相?中国主流媒体疫情报道扫描[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7095732385915306&wfr=spider&for=pc.2020-01-30.
[2] 宋建华.青记观察丨北青深一度:疫情报道中媒体的社会责任[EB/OL].http://www.qnjz.com/index.php?c=index&a=show&catid=31&id=33078.2020-05-25.
[3] 宋建华.青记观察丨北青深一度:疫情报道中媒体的社会责任[EB/OL].http://www.qnjz.com/index.php?c=index&a=show&catid=31&id=33078.2020-05-25.
[4] 人民论坛网.疫情之下,网络媒体更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EB/OL].http://www.rmlt.com.cn/2020/0413/576331.shtml.2020-04-13.
[5] 曹林.要专业的张文宏,也要出圈的张文宏[N].中国青年报,2020-05-08.
[6] 马越.“央视boys”直播带货3小时卖5亿,直播综艺化大势所趋?[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5561949791457013&wfr=spider&for=pc.2020-05-02.
版权声明:
1、为尊重原创,本站文章(尤指标注《国际公关》杂志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2、凡本站标注“来源:XXX(非中国公关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获取授权,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
3、部分图片标注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4、如需向中国公关网投稿,请发送稿件至:info@cipra.org.cn

中国公关网
- 微信扫描二维码
- 订阅“微信”公众号
-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 【总第111期】李国威:公关的强势与弱势
- 新意互动:打造数字营销闭环生态体系,助力品牌破局增长
- 【总第111期】公共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整合的公众战略
- 【总第102期】公关能力,永远在线
- 【总第102期】快刀何:找对人,说对话,放最大
- 【总第102期】公关行业转型如何螺旋向上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总第102期】徐茂利:消失的2020
- 红旗渠连通“一带一路” ——写在红旗渠动工兴建60周年暨2020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 | 课堂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拼多多,你的价值观底线在哪里?
- 创造增量用好品牌广告 ——对话胜加广告CEO马晓波
- 【102期/封面文章】企业取消公关部 这是个伪命题
- 【总第102期】李国威:独立公关人会是行业趋势吗 | 专栏
- 【总第102期】从凡尔赛文学,到社交时代公关价值思考
- 【102期/封面文章】解散公关部,公关赋能体系之破立与模式
- 【总第101】快刀何:公关咨询首先是生意咨询
- 姐夫李:向法律部学习写危机公关道歉信
- 公共关系本科教育何去何从——从大理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停招说起
-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发布2017年中国公关传播行业财富40强排行榜、利润最强TOP10榜单
- 中国公共关系业2017年度调查报告
- 【第87期/人物】黄小川:期待有理想、有智慧的年轻人扎根到公关行业
- 【第89期/对话】万博宣伟:创名者带领中国企业智赢全球
- 疫情冲击下,大型企业该如何有效应对,做好品牌?
- 优衣库×KAWS联名限量款“爆火”的机理与建议 | 课堂
- 卓越理论的互联网之问 | 前沿
- 外卖平台的品牌形象提升之路 | 特别报道
- 不忍回顾!2017年度最差十大危机公关!
- 驾驭风险 稳操胜券——滴滴公关案例分析
- 网易云音乐:深入洞察用户的情感营销
- 不可不知的“IP+产业” | 课堂
- 2020新年复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危机 企业的传播建议与口径
- 公关三十讲(四)| 从瑞幸咖啡挑战星巴克,看中国式公关的“对标PR”策略
- 危机公关,外企为什么总是慢三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