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银行张树槐:长跑的三个境界
    2018-05-04      1643      作者:张树槐      来源:新华网体育       分享:

      去年4月拙作《跑出一片天》出版时,其中一位为我写序的是中国香港业余田径总会首席副主席杨世模博士(Simon)。他在序文中说:“王家卫在《一代宗师》也说,习武者有三个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跑者是否也经过三个境界呢?”

     

      天外有天


      我今年60岁了。上月初,我在罗马完成人生第70个全马。回想起杨世模的话,我发现自己跑了16年马拉松,彷佛也经历了这三个境界。

      


    ↑2002年张树槐在北京跑完马拉松比赛后留影。图为作者提供

     

      2002年,我44岁时开始跑全马,其中一个原因是希望摆脱中年危机,寻找工作以外的更大挑战,为生活注入新动力。由于是初学者,所以我很勤奋地跑,我甚至试过一星期练跑达150公里,但一切都只是从自身角度出发。

     

      在香港完成“第一马”之后我便开始到外地参加马拉松,除了可以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外,更见识到不同类型国际赛事的周详筹划,令我体会到马拉松世界是“天外有天”。

     

      我在2015年跑完马拉松大满贯的六个赛事,更了解到马拉松是一项可以促进种族、文化,以及伤健共融的活动,能发挥慈善作用,而“六大”每年筹得的善款合共接近12亿港元。

      


    ↑张树槐办公室墙上挂着他与世界长跑名将、

    创造了约30多个世界纪录的格布雷希拉西耶(Haile Gebrselassie)的合影。图为作者提供

     

      马拉松扩大了我的社交网络,我经常鼓励跑友尝试到外地参赛,不少同事、朋友,甚至一些素未谋面的Facebook朋友也受到我的感染,开始参与跑步或跑出中国香港。例如我的行政秘书Pauline迄今已跑了超过二十个10公里和半马赛事。

     

      马拉松令我得益良多,加上跑友的热诚反应,让我思考可否借着跑步为社会带来一点贡献,以及透过分享马拉松精神以及自己的人生历程,为年轻一辈带来启发。

     

      在恒生银行,负责公司形象、宣传及外事等工作是我的主业,近年来,我将参与和推广长跑为副业,积极透过报章专栏、社交媒体、讲座或分享会、访问和筹款活动,鼓励年轻人实践马拉松精神,以及勇于接受挑战。当中包括2015年接受新华网专访,也曾有幸应邀到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树仁大学分享跑马拉松心得。除身体力行参加长跑筹款外,我还捐助跑友参加,亦曾资助具潜质的跑手到海外比赛,为推动中国的长跑事业尽一点力。

     

      百马王子

      


    ↑2012年张树槐在珠穆朗玛峰马拉松后留影。图为作者提供。
     

      16年前我第一次跑香港马拉松,当时全马的完赛者只有约1400人,但今年已增加至超过1.5万人,见证了香港长跑运动的飞跃发展。完成70马之后,几位“百马王子”都鼓励我向跑100次全马进发,我当然要继续努力,并以他们为目标。

     

      最初跑步会不自觉地与人比较,尤其是遇到成绩比我好的新跑手,心中有点不是味儿。但现在已不太在意成绩,更学懂欣赏别人的成就和鼓励别人。

     

      我把马拉松作为一生的爱好,眼所见、心所想都因此得以扩阔,更得到很多机会借着推广长跑及马拉松精神回馈社会,令我无限感恩。


    中国公关网

    • 微信扫描二维码
    • 订阅“微信”公众号
    •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