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核污染的那些“黑”历史与身后事
文 / 金点强 东刚
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放纷纷扰扰,带给全世界很大困扰。自从日本政府2023年8月24日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水逐步排入大海后,中国对日本的核污水排放计划坚决反对,正如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大会发言所说:如果核污水是安全的,就没有必要排海,如果不安全,就更不应该排海。可是日本此时已经不愿意再承担更多责任了,与此同时还有媒体报道日本为核污水排海花费了大量公关费用,颇有花钱粉饰、不愿花钱干正事之意。不过,即便日本如此态度,美欧一些国家也并不反对。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美方认可日本核污染水排入大海的计划,英国官方声明称支持日本政府采取核污染水排海行动,有的国家则表现出默许的态度。如果深挖这些相关国家的历史因素,竟然发现美欧在核污染和核污水核废水排放方面都曾有那么一段段曲曲绕绕的“黑”历史。可能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渊源”,美国等国既然说不明、道不白自己,对于日本核污水也就互相纵容“放过”了。
图片来源作者:1952年美国在马绍尔群岛的一次核试验
美国在核污染方面也堪称“带头大哥”,在比基尼群岛的祸害尤甚,最后一走了之
历史上曾发生一些重大核污染事件,这些事件有的与核电站相关,如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事故、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以及这次福岛核事故;有的与核武器实验相关,如美、苏、英三国核武器研制过程中,美国汉福德核工厂、苏联817综合厂与英国谢拉菲尔德核工厂发生的污染事故。这些核污染事件危害巨大,都曾给民众带来过不同的危害甚至灾难。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原子弹的国家,核能开发和利用的技术最先进,核能产量最大,产生的核废料也最多,核污染和核废水排放也是最早的,对自然环境和有的地区民众形成的核污染影响也是很早的。
1946年,美国在太平洋东北海域、距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海岸约80公里的地方,向大海倾倒核废料。有了美国带头,英法等国有样学样、纷纷效仿,把海洋当成了核废料核垃圾最便捷处置地。美国的核污染不仅带头向大海里“灌”,也带头向太平洋空中“飞”,而且一飞冲天,从天而降到了一艘日本渔船上,变得尽人皆知。1954年3月1日,美国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中的比基尼环礁秘密试验了第一颗实用型氢弹“布拉沃”,爆炸当量非常之大,约有1500万吨TNT当量,是广岛原子弹的1000多倍。爆炸导致比基尼环礁的三座岛屿直接消失,形成了一个直径2公里、深80米的火山口一样的湖。如此大的阵势也自然有了漫天的核污染尘灰,有些尘灰甚至飘落到远离爆炸中心的一艘约140吨的日本渔船“第5福龙丸”号上。由于沾染了大量掺杂了珊瑚灰的“白雪”一般的放射性尘灰,两个星期后渔船返回日本港口,船员身体大都出现不适症状,许多人的皮肤变成了黑色,身体也出现了各种问题,牙龈出血、脱发、视觉障碍、头痛、恶心、眩晕。随后被送往东京观察治疗,半年后船员中年龄最大的久保山爱吉不幸离世,去世前他十分痛苦,哀嚎如同身体通了高压电一般。专家对渔船检测后发现了尘灰中的秘密,虽然美国矢口否认,但由此世人窥见了美国秘密进行的超级氢弹试验。这一事件就是世界核污染历史上的“比基尼事件”。
死亡令人恐惧、清醒,日本民众和世界通过这次事件意识到美国核武器实验带来的污染如此严重。不过,路过的日本渔船所遭受的污染,远没有比基尼环礁周围居民遭受的污染多。在试验中心以东的朗格拉普岛,很多居民的后代患上了骨髓和生育疾病,因为相隔遥远且不可能被允许报道,可能更多的灾难发生了也无人知晓。更可怕的是,1946年至1958年期间,美国持续在比基尼环礁进行了67次核试验,一系列的核试验没有给当地居民带来财富和自由,反而是带来了核污染和各种疾病。1978年的一次检测显示,比基尼岛居民体内仅铯-137这种核元素就已超过人体可承受值的11倍。
马绍尔群岛的人民意识到这种致命灾难,他们人数虽少但是人命也是命,为了活命,他们开始突破美国重重阻碍寻求帮助,甚至官司打到了联合国,向联合国请愿要求停止美国在当地的核试验。美国官方忽视、压制以对,直到1958年,迫于国际社会压力方才妥协,表示将不在马绍尔群岛继续核试验。1965年马绍尔群岛人还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与密克罗尼西亚和帕劳三方与美国展开政治地位谈判,再后来还要求美国进行经济赔偿。
对于马绍尔群岛的独立倾向和赔偿要求,美国态度竟然转变了。背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已经被超级核武器爆炸数次的马绍尔群岛,由于核污染十分严重,甚至连美军官兵也不愿意在此驻扎了。既然美国在关岛、日本、菲律宾等地的军事基地众多,核污染也导致美国要负担马绍尔群岛的居民生产生活和污染治理,美国考虑如何溜之大吉。1980年美国授予马绍尔群岛一定内部自治权,1983年与马绍尔群岛签订了《自由联系条约》,从事实上承认了马绍尔群岛的独立。虽然给与了马绍尔人的一定自由,但同时又保留了对马绍尔外交等方面的控制和驻军权,美国的根本利益并不亏。美国还“大度”的在《自由联系条约》提出补偿内容,就是持有马绍尔群岛护照的公民将享有自由向美国移民的权利。1986年美国国会正式批准《自由联系条约》,又过了几年马绍尔群岛终于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独立地位。但是这个独立的另一面,也是马绍尔人独自接下了美国甩掉的核污染“大锅”。
图片来源作者:马绍尔群岛一处封存大量核废料的地点
凭借核污染处理技术闷声发大财的英国,其实是个核废水排放大户,顶着抗议软磨硬泡继续排放
核废料再处理是一门高科技,也是一笔大生意,英国在这个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最初英国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发了这一技术,其中一个目的是从回收的钚和铀中提取制造核弹头的原料。由于有着技术优势,敢接别人不敢接的硬茬,善于做生意的英国相关方面把核废料处理做成了一个热门生意,西欧甚至遥远加拿大、日本的核电厂都成了英国相关公司的客户。
根据2019年的一份世界核废料报告显示,欧盟有两个运行中的核燃料再处理厂,分别是法国的拉阿格再处理厂和英国的塞拉菲尔德再处理厂。这个塞拉菲尔德再处理厂很著名,是英国最大的核工业基地,在1940年代就已经建成,后来成为英国面向国内外核燃料客户提供再处理服务的重要基地。工厂规模可观,每年能够处理约1500吨乏燃料(核电厂使用过的核燃料),能够生产约180吨可再利用的铀和钚,并产生约40万立方米的液态放射性废物。而这些液态放射性废物,还需要进一步的处理,需要经过沉淀、过滤、蒸馏等步骤后,形成更多的核废水。英国方面声称这些核废水已经被稀释到低于英国规定的放射性限值,允许塞拉菲尔德再处理厂通过一条管道排放到爱尔兰海中。
塞拉菲尔德再处理厂由此排放了核废水若干年,一旦排放起来就不可能不引人注意。看到现在日本核废水排放引起的太平洋周边各国怒火,就能够理解英国周边国家地区及一些环保组织会有多么担忧、反对。爱尔兰、挪威周边国家数次提出抗议和诉讼,爱尔兰距离更近,加之对英国素有怨言,更是强烈反对。随着英国核废料处理生意越做越大,欧洲各国包括加拿大、日本的客户越来越多,塞拉菲尔德再处理厂被批评的声音也越来越高,这所工厂一度曾被称为“世界核垃圾箱”闻名于世。
友邻们的不满意不是空穴来风,不仅核废水令人担忧,塞拉菲尔德再处理厂也曾经出过其他问题。据公开资料显示,1957年10月一个反应堆曾发生大火,1986年2月曾发生一次核泄漏事故,2005年4月一个工厂的工程师曾发现一个巨大的管道泄露口。况且这个塞拉菲尔德再处理厂还存有大量未处理核废料,包括大量的民用钚,成为巨大隐患。
不过既能获得核原料又能赚到大钱,英国乐见其成,面对强烈抗议,仍想持续下去。怎么办?一方面塞拉菲尔德再处理厂加强公关宣传,介绍自己现有的做法合法、合理、安全,确保了监测监控,符合国际标准,强调更有利于节省资源和减少污染,不会危害人类和环境。另一方面,英国政府也积极“助力”,加强了管理。更加慎重考虑规避大众争议,1994年一个核工业放射性废物管理小组研究后向英国政府提出申请,希望建设地下实验室,研究是否可以在塞拉菲尔德附近地层深处,进行核废料处置,但是英国政府考虑公众抵制和对自然环境影响,拖了三年还是拒绝了这一申请。也更加注意协调多方利益,综合考虑政府、企业和公众三个主要方面关系,通过各种方式促使了大家能够接受现有核废料处置方案。毕竟对英方来说,无论是虚与委蛇、打起太极或者实事求是、尊重各方,只要保持现状、持续继续干下去就是胜利!
图片来源作者:英国塞拉菲尔德再处理厂
核污染大户苏联在克什特姆核事故爆发后,匆忙善后、控制影响,又逢变局,草草了事
说到美欧的核污染,可能免不了要谈一谈横跨欧亚大陆的昔日超级大国苏联。苏联核污染中最著名是1986年4月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它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苏联也因此成了全球核污染的大户。不过还有一个1957年的克什特姆核事故,大家则了解较少,但是其核污染情况包括核废水排放程度,堪称触目惊心。这次核事故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6级核事故,仅次于7级的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事故。
事情的起因与1945年苏联实施核武器研制计划对抗美国有关。为了生产原子弹,1946年苏联在俄罗斯乌拉尔南部的车里雅宾斯克州,建设起苏联核工业体系中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钚-239生产基地817综合厂。高峰时期有5.2万人参与建设,在1953年底基地员工已达到3.47万人。出于保密因素,这个基地小城代号为“车里雅宾斯克-40”,公开地图上查不到,发生核事故时也是以临近的克什特姆市来命名为“克什特姆核事故”的。现在这个地点已公开,地名为奥焦尔斯克市。
817综合厂建设之初,为了在核生产条件不成熟的基础上达成大规模生产核原料的目的,不得不强行推进钚生产,也就难以在核辐射泄漏、核废液排放等方面杜绝问题。投产初期就出现过辐射泄漏与放射性废物排放局部污染,还有一个反应堆和一个放射化学厂不慎将大量放射性废液排入了临近的两个湖和一条河,造成了严重污染。其中的卡拉恰伊湖因此变成了世界上核污染最严重的湖,湖水流入了北冰洋,把核污染也就带到了北冰洋。
不过这些都还不算最大的问题,1957年9月29日下午发生的爆炸才是。这一天,817 综合厂“C”综合体的14号地下放射性废液储罐因冷却系统故障而发生了惊天爆炸,巨量放射性物质炸开,有些甚至飞到了1000米高空,当天的西南风吹到了第二天,就在车里雅宾斯克州、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和库尔干州形成了一个2万平方公里的长条形核污染区域,史称“东乌拉尔辐射带”。
图片来源作者:克什特姆核事故现场地图
当天爆炸现场死伤人数不明,但是事故救灾工作参与人员竟有约1万人。这些人包括工程部队官兵、战俘、劳改犯以及817综合厂工作人员,实行三班倒不停工,在辐射几乎是正常情况50倍的现场,清理核废料、疏散居民、阻断放射接触。817综合厂内部一团糟,场外情况也很糟糕,大量放射性落尘飘散污染,附近一处湖泊和三条小河放射性数值是正常水平60倍,在第二年的夏天人们看到爆炸点周围12.5公里内的松树全部死亡。
好在由于核工厂附近无人居住,“东乌拉尔辐射带”也没有城市,基本未造成附近人员死亡,但是对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对于工厂内外人们心理影响巨大,大家普遍存在恐核心理,普通百姓更是“谈核色变”。从远期来看,有的说法指出后来造成了超过数千人的非正常死亡。不过由于核生产的绝密状态和对信息的严格管控,长期以来外界并不知晓此事发生。苏联时期,对于核污染地带的人们只是进行了疏散,部分进行了异地安置,后来还以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为名,引导人们迁出核污染地带。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考虑核污染受害者情况,在1993年颁布了首部保护克什特姆核事故受影响公民的法律。但是这部法律也没有带来很多的帮助和赔偿,那些没有生活来源、医疗救助的人们,怨恨情绪不减,继续不停投诉。但是结果也可以想见,当时都没有什么赔偿,现在也慢慢不了了之。
回望历史、放眼未来,一个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放警醒了我们,我们要更多了解核污染的历史真相,洞晓各方态度背后的利益考量,坚定我们的绿水青山立场,保护世界的环境,保护人类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胡象明王锋:《英国核废料管理的经验分析》,《环境保护》,2012年9月。
2.张广翔师成:《苏联乌拉尔地区的核污染及其治理(1945-1960)——以817综合厂为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年5月。
3.https://www.pbs.org/wgbh/americanexperience/features/bomb-us-tests/
4.https://www.wired.co.uk/article/inside-sellafield-nuclear-waste-decommissioning
5.https://chinadialogue.net/zh/7/43363/
版权声明:
1、为尊重原创,本站文章(尤指标注《国际公关》杂志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2、凡本站标注“来源:XXX(非中国公关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获取授权,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
3、部分图片标注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4、如需向中国公关网投稿,请发送稿件至:info@cipra.org.cn

中国公关网
- 微信扫描二维码
- 订阅“微信”公众号
-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 美欧核污染的那些“黑”历史与身后事
- 文化公关助推西部美国梦
- 《大长今》的热播与韩剧的品牌公关
- 免费助残的斋普尔义足获得良好声誉
- 中国传统美学在品牌设计中的运用
- 哥伦比亚咖啡的公关故事
- 公关推动美国大学蓬勃发展
- Monika Schaller: 战略传播者的价值创造之道
- 巫山神女IP整合营销传播项目
- 透过销量看车型 解析营销梳看点——2024年国内新能源车型销量排行榜关键看点
- 企业家传记与企业形象塑造
- 简论中国古代对国家形象认知的发端
- 论世界新旧格局转换过程中的国际公关
- 企业谣言的那些往事和公关策
- 刘海迎:开创“软性营销”探索多元“娱乐公关”
- 焦点对话 | 公共关系与ChatGPT
- 黄小川:用车宇宙助推中国汽车产业更快地迈向元宇宙营销时代
- 姐夫李:向法律部学习写危机公关道歉信
- 公共关系本科教育何去何从——从大理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停招说起
-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发布2017年中国公关传播行业财富40强排行榜、利润最强TOP10榜单
- 中国公共关系业2017年度调查报告
- 【第87期/人物】黄小川:期待有理想、有智慧的年轻人扎根到公关行业
- 【第89期/对话】万博宣伟:创名者带领中国企业智赢全球
- 疫情冲击下,大型企业该如何有效应对,做好品牌?
- 优衣库×KAWS联名限量款“爆火”的机理与建议 | 课堂
- 卓越理论的互联网之问 | 前沿
- 外卖平台的品牌形象提升之路 | 特别报道
- 驾驭风险 稳操胜券——滴滴公关案例分析
- 网易云音乐:深入洞察用户的情感营销
- 不忍回顾!2017年度最差十大危机公关!
- 公关三十讲(四)| 从瑞幸咖啡挑战星巴克,看中国式公关的“对标PR”策略
- 不可不知的“IP+产业” | 课堂
- 罗德公关2018年SABRE AWARDS获金奖案例介绍
- 危机公关,外企为什么总是慢三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