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众-品牌”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度量方法的补充
——写在“2018年5月10日中国品牌日”之际
“公众-品牌”关系的驱动是涉及各方都存在的目的性所决定的。更为有效的判断标准应源自人们的生活情境,因为品牌的定位和设计往往也是通过对目标公众情境的调查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实施策略的,其实施的过程管理不应该仅仅基于产品类别和品牌特性,这种思维是基于这样一个认识,即在品牌关系中,公众是自己的概念、意义、情感的生产者及其传播者,在网络时代下,公众作为意义“共同建构者”更是发挥着主动的作用,在改变和适应营销者对品牌所给予意义上,他们不单是简单地接受、理解,不再是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时常还可能生产出新的意义、新的概念,以匹配他们的人生梦想、社会关注点及完成其生命、生活中必需的任务,并指导他们的后续行动。
“公众-品牌”关系传统意义的维度有:认知度、美誉度等。这些维度的关键在于公众如何理解品牌意义,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的言行上的体现。在Fournier, Solomon and Englis(2008)的研究模型中,基于对“有意义的问题”进行探索,这一问题已被逐步理解,其答案反映在品牌意义共鸣这一构念中。根据这一构念,“为理解共鸣及其作为关系强度的中介作用,共鸣迫使我们转变思维,从品牌意义的显著性、独特性、受欢迎度和优势等以企业和竞争为中心的标准,转向品牌意义在个人和社会文化世界中的反响和重要性。”这一概念中的共鸣所关注的不是营销者定位下的品牌意味着什么,而是品牌如何对使用它们的消费者产生意义,它强调了消费者与品牌间关系发生及维持的机制。
“共鸣”一词在物理情境下,其语义表征意义上可以是“物体因共振而发声的现象“。如果把它套用在”公众-品牌“关系中,显然以上这一构念并没有对意义没产生共鸣或者产生反感的共鸣的二种情形进行分析。比如,公众对“有意义的问题”可能产生的是:1、没反应或无所谓即没有共鸣,2、出现共鸣,但这种共鸣带来的不是认同、接受,而是一种反感、质疑,个人觉得,对可能出现的这二个方面情形进行深入的分析,恰恰是“公众-品牌”关系不成功的案例所要重点剖析的“痛点”,而如果缺失这二个方面,将会对“公众-品牌”关系的强度和质量的评估造成不完全性、不完整性的遗憾。
版权声明:
1、为尊重原创,本站文章(尤指标注《国际公关》杂志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2、凡本站标注“来源:XXX(非中国公关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获取授权,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
3、部分图片标注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4、如需向中国公关网投稿,请发送稿件至:info@cipra.org.cn

中国公关网
- 微信扫描二维码
- 订阅“微信”公众号
-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 【总第111期】李国威:公关的强势与弱势
- 新意互动:打造数字营销闭环生态体系,助力品牌破局增长
- 【总第111期】公共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整合的公众战略
- 【总第102期】公关能力,永远在线
- 【总第102期】快刀何:找对人,说对话,放最大
- 【总第102期】公关行业转型如何螺旋向上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总第102期】徐茂利:消失的2020
- 红旗渠连通“一带一路” ——写在红旗渠动工兴建60周年暨2020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 | 课堂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拼多多,你的价值观底线在哪里?
- 创造增量用好品牌广告 ——对话胜加广告CEO马晓波
- 【102期/封面文章】企业取消公关部 这是个伪命题
- 【总第102期】李国威:独立公关人会是行业趋势吗 | 专栏
- 【总第102期】从凡尔赛文学,到社交时代公关价值思考
- 【102期/封面文章】解散公关部,公关赋能体系之破立与模式
- 【总第101】快刀何:公关咨询首先是生意咨询
- 姐夫李:向法律部学习写危机公关道歉信
- 公共关系本科教育何去何从——从大理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停招说起
-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发布2017年中国公关传播行业财富40强排行榜、利润最强TOP10榜单
- 中国公共关系业2017年度调查报告
- 【第87期/人物】黄小川:期待有理想、有智慧的年轻人扎根到公关行业
- 【第89期/对话】万博宣伟:创名者带领中国企业智赢全球
- 疫情冲击下,大型企业该如何有效应对,做好品牌?
- 优衣库×KAWS联名限量款“爆火”的机理与建议 | 课堂
- 卓越理论的互联网之问 | 前沿
- 外卖平台的品牌形象提升之路 | 特别报道
- 不忍回顾!2017年度最差十大危机公关!
- 驾驭风险 稳操胜券——滴滴公关案例分析
- 网易云音乐:深入洞察用户的情感营销
- 不可不知的“IP+产业” | 课堂
- 2020新年复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危机 企业的传播建议与口径
- 公关三十讲(四)| 从瑞幸咖啡挑战星巴克,看中国式公关的“对标PR”策略
- 危机公关,外企为什么总是慢三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