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热点】“策划新闻”不可取(总第66期)
    2016-02-26      1258      来源:《国际公关》       分享:

    事件:“策划新闻”不可取


    热度:★★★☆


    回顾:
    10月中旬,一则有关“女子救人被狗咬”的新闻,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消息称,李某为了救一个小女孩,被两条大狗扑倒撕咬,伤情严重。而小女孩儿的家长和狗的主人,都没有出面解决此事。李某的男友张某表示,希望爱心人士能够伸出援手,帮助女友渡过难关。


    此事被各大媒体报道之后,李某陆续收到了众多好心人士的捐款。然而,随着媒体和警方对此事的不断跟进,事件竟发生了惊天逆转。


    @记者柯南 爆料,张某曾希望自己报道此事,并表示事成之后愿意感谢。由于证据不足,再加上可疑言语,记者怀疑是假新闻,并没有报道。面对多方证据,张某也终于向警方承认,李某是在喂狗时被咬伤,而非见义勇为,一下子舆论哗然。


    部分爱心人士表示,不会追回善款,希望女孩儿早日康复。另一种声音,则认为此事涉嫌违法,尤其利用善心骗取欠款,实在难容。


    而后,一手策划该新闻的张某,因涉嫌诈骗被警方刑拘,而该县电视台的一位工作人员和“证人”闫某,也因是“实施诈骗的共同犯罪嫌疑人”而被警方控制。此外,警方正在核实涉案的80余万元捐款,会根据报案情况启动退款程序。


    最初的新闻报道人员,涉嫌编造虚假新闻,以收取不当利益。这种严重伤害社会公益信任的行为,实在可恶。网友纷纷表示,希望有关部门彻查,并加以整治此类“策划新闻”,希望媒体不再卷入此类负面事件,降低自己的公信力。

     

    【公关人有话说】


    爱创营销传播集团董事长 张桔洲:我们理解的新闻,是通过媒介传播信息,更应是基于事实的报道。案例中的信源(张某)、信道(电视台工作人员)和“证人”,因为涉嫌诈骗或编造虚假新闻,而被依法处理,纯属咎由自取。 该类“新闻欺诈”,是对民众善意的“恶意消费”,其破坏性远远超出对个人的责罚。容易使得人们不敢献出爱心,社会的“爱”与“良心”,会变得孱弱。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弘扬良善和正义,不能因为个体的“恶”,而收敛我们的“善”。青年国学大师徐晋如先生推崇中庸之道,“从心所欲,不逾矩”,“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强调知识分子的自我认识与自我控制,从而通达高阶的人性。我们更要以中正与通达,良知与正义,善行与慈悲,散发人性的暗香。所以,有爱心人士说,尽管被骗,但依然希望女孩早日康复。这才是人性的光辉,是人的希望所在。请点“赞”!

     


    【小编画外音】

    新闻如果丧失了真实性,那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此,不论是新闻工作者,还是公众,都应该集体抵制这类“策划新闻”。

     

    --------------------------------------------------------------

    【不是我不明白,这个世界变化快。身处丰(qiān)富(qí)多(băi)彩(guài)的公关圈,我们常常在看、听甚至参与制造新鲜事,同时不断地议论和思考。议论激发灵感,思考帮助前行。自第58期起,《国际公关》杂志开设“圈热点”栏目,将为你聚焦公关圈里最近发生的重大事、有趣事、麻烦事……等等你想知道、应知道的事,用短平快的方式纵览圈中热点。本栏目欢迎吐槽和爆料,可联系小编 zhujun_wang@prmagazine.com.cn。】


    中国公关网

    • 微信扫描二维码
    • 订阅“微信”公众号
    •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