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期/对话】彼得·杜达:正确地表达自己很重要
编者按:彼得·杜达(Peter Duda)是万博宣伟纽约办公室的执行副总裁和全球危机事务的联席负责人。作为一位企业媒体培训的资深人士,彼得就如何有效地与媒体沟通的问题,为来自美国、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高级管理者进行过培训。此次采访,我们就重点聊聊企业和媒体的关系。
彼得·杜达:正确地表达自己很重要
文>本刊记者 闫益佳
《国际公关》:您在加入万博宣伟之前的从业经历(法律)对现在的工作有什么帮助?
彼得·杜达:从事公关工作,如果你有其他经历的话会对PR有很大帮助,我以前跟很多律师工作的经验,能够帮助我理解危机管理中律师所关注的问题,从而跟客户和媒体做很好的沟通。一个企业在做并购或申请破产时,必须非常了解法律的程序,才能不触碰法律底线,从而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跟公众进行沟通,这一点非常重要。
《国际公关》:根据您的了解,目前企业在与媒体沟通时都存在什么问题?什么因素了导致以上问题的出现?
彼得·杜达:首先,你要准备好跟媒体沟通,很多企业没有做好沟通的准备,也不了解媒体创造新闻的过程,不了解媒体的目的是什么,其实媒体就是通过稿件来传递信息;其次,有些企业在沟通的方式上存在问题,是媒体不喜欢的。所以企业要非常了解媒体。
《国际公关》:您认为企业与媒体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是什么?
彼得·杜达:沟通的前提是大量的准备工作,要了解媒体,了解媒体背后代表的人群,也就是受众;不要只说自己觉得有趣的事情,而是媒体和公众感兴趣的;描述的时候要用有趣的方式,津津乐道的方式,把故事讲好,这样才能吸引公众的目光。
《国际公关》:有人说企业和媒体是舟和水的关系,您觉得企业和媒体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彼得·杜达:舟和水的关系是非常正确的,企业和媒体之间互相依存,记者需要有东西来写,企业需要有人来传播故事。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要想让别人理解你所讲的东西,你就必须清楚,你所传递的是什么样的信息,采用什么样的传递方式。有时候,你自己讲故事反而比别人来讲效果要好得多,你若不讲,有时候公众会怀疑,有一些恶意的揣测,这就滋生了不信任的态度。
《国际公关》: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媒体的特点有哪些?对企业有何启发?
彼得·杜达:互联网时代,每天都有很多变化发生,年轻人越来越少看报纸,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大众消化媒体的内容和方式都在改变。未来,公众还是会选择有公信力的媒体来寻找信息,所以传统媒体在未来如果能继续保持公信力,拥抱和适应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媒体的蓬勃发展,会生存得很好。
互联网时代对企业来讲,是机遇也是挑战。第一,每个人都是自媒体,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这一刻发生的事情;第二,有些自媒体更加专业,更加深入;第三,万博宣伟创造了medioco。我们一直倡导每个企业都可成为自己的媒体公司,可以创造有趣的内容和故事发布在自媒体上。
《国际公关》:如何借助媒体的力量提高企业的信任度?
彼得·杜达: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进行传播、沟通。企业在并购和重组之前一定要向相关方解释清楚你是谁,你要做什么。前一阵子一家中国公司购买了美国一家生产猪肉的公司,因为前期的沟通比较好,所以并购很快就被批准了,你要知道,这不但对中国公司有好处,对美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帮助。所以企业要确保正确的信息被传递出去,相关的人员都会读到这个信息。内部的沟通也很重要,如果能组建一个沟通的团队最好,把需要传递的正确战略、好处利益等都传递给相关人员,帮助大家理解。
版权声明:
1、为尊重原创,本站文章(尤指标注《国际公关》杂志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2、凡本站标注“来源:XXX(非中国公关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获取授权,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
3、部分图片标注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4、如需向中国公关网投稿,请发送稿件至:info@cipra.org.cn

中国公关网
- 微信扫描二维码
- 订阅“微信”公众号
-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 【总第111期】李国威:公关的强势与弱势
- 新意互动:打造数字营销闭环生态体系,助力品牌破局增长
- 【总第111期】公共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整合的公众战略
- 【总第102期】公关能力,永远在线
- 【总第102期】快刀何:找对人,说对话,放最大
- 【总第102期】公关行业转型如何螺旋向上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总第102期】徐茂利:消失的2020
- 红旗渠连通“一带一路” ——写在红旗渠动工兴建60周年暨2020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 | 课堂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拼多多,你的价值观底线在哪里?
- 创造增量用好品牌广告 ——对话胜加广告CEO马晓波
- 【102期/封面文章】企业取消公关部 这是个伪命题
- 【总第102期】李国威:独立公关人会是行业趋势吗 | 专栏
- 【总第102期】从凡尔赛文学,到社交时代公关价值思考
- 【102期/封面文章】解散公关部,公关赋能体系之破立与模式
- 【总第101】快刀何:公关咨询首先是生意咨询
- 姐夫李:向法律部学习写危机公关道歉信
- 公共关系本科教育何去何从——从大理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停招说起
-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发布2017年中国公关传播行业财富40强排行榜、利润最强TOP10榜单
- 中国公共关系业2017年度调查报告
- 【第87期/人物】黄小川:期待有理想、有智慧的年轻人扎根到公关行业
- 【第89期/对话】万博宣伟:创名者带领中国企业智赢全球
- 疫情冲击下,大型企业该如何有效应对,做好品牌?
- 优衣库×KAWS联名限量款“爆火”的机理与建议 | 课堂
- 卓越理论的互联网之问 | 前沿
- 外卖平台的品牌形象提升之路 | 特别报道
- 不忍回顾!2017年度最差十大危机公关!
- 驾驭风险 稳操胜券——滴滴公关案例分析
- 网易云音乐:深入洞察用户的情感营销
- 不可不知的“IP+产业” | 课堂
- 2020新年复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危机 企业的传播建议与口径
- 公关三十讲(四)| 从瑞幸咖啡挑战星巴克,看中国式公关的“对标PR”策略
- 危机公关,外企为什么总是慢三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