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期/对话】赵刚:娱乐营销关键是掌握好节奏
娱乐营销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随着全民娱乐化时代的到来,明星、八卦越发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借助娱乐进行的营销活动也不断翻新。那么,娱乐营销的关键是什么?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国际公关》记者采访了森博公关集团网络营销事业部总经理赵刚先生。
《国际公关》:您认为什么是娱乐营销?
赵刚:娱乐营销的范畴很大,像明星代言、冠名赞助、活动营销、内容植入、周边产品、话题营销、微电影等等,都包括在这个范畴里。总体来讲,娱乐营销属于体验营销的一种,借助娱乐的元素或形式,建立产品与客户之间的情感联系,从而实现销售。比如,一个企业需要寻找国际化形象背书的时候,就需要一个相应背景的明星,来代表品牌展开传播。
现在基本上,新闻都在娱乐化,人们的消费形态也在娱乐化。超过70%的客户都会更愿意选择那些提供更多娱乐元素的商家。娱乐已经成为调动消费者情感的最有效手段。而且在中国,通过娱乐能够更好地渗透到一个行业里中。所以几乎每个行业、每个客户都有娱乐营销的需求。估计到2015年,全球娱乐和媒体产业的产值将达到1.9万亿美元。
《国际公关》:每逢年终,都是各种论坛、评奖和盛典的集中时期,娱乐营销在此时是否也达到了一个高峰期?您认为娱乐营销有什么独特的优势?
赵刚:我认为娱乐营销是没有淡旺季的。它本身最大的特点就是互动性强,而且传播速度很快,优势非常明显。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娱乐心态。特别是网友,总还是愿意用娱乐化的心态去看待一些事情。
娱乐营销,本质上是满足大众的娱乐心理,给公众一个情绪的出口。其实这也就是娱乐营销的最大优势。
大家的生活压力都比较大,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时时都能听见抱怨物价,吐槽空气质量的,生活得不怎么开心。娱乐营销是让消费者愉悦的营销,事件本身可能会有些无厘头,但归根结底能够带来一些愉悦的感受,或者产生些共鸣,是一种良性的公共关系建设,让消费者在娱乐中体验和认知品牌,从而带来消费。所以,娱乐营销也是企业和品牌会格外青睐的一种方式。
《国际公关》:您认为做娱乐营销的关键点在于什么?
赵刚:关键是精确定义产品的客户群,尽量去满足他们感情上的需要。因为归根结底,娱乐营销是一种感性营销,要学会制造娱乐的内容,特别是在客户本身预算里没有冠名,没有代言人,也不想赞助或植入的情况下,就要看我们能不能制造点什么让人觉得娱乐的事情。
一旦品牌与用户在感情上建立了联系,他们就有可能期待体验新的感觉。这时候就需要把握住传播的节奏,时刻保持吸引力和神秘感。
这种节奏是什么呢?就是“三位一体”:媒体、消费者和品牌能够产生层层互动。不过现实中,这种理想化的“互动”往往很难实现。因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碎片化的媒介环境,原子式的受众究竟会被什么话题吸引,又以什么形式聚集,这些都是考验娱乐营销的重重壁垒。
这里的核心还是要策划出好的内容。好的内容自己会说话。另一点就是掌握主流媒体资源,无论如何,公众的注意力还是会放在相对主流的媒体上。有了这两点,就基本具备了产生互动的先决条件。
不过很多时候,娱乐营销还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话题跑偏。相对于新闻发布会、产品上市之类的官方新闻通稿,娱乐营销话题更加活泛,也必须灵活。这就让很多企业或者品牌在娱乐营销面前犯难,因为稍有差池,就可能反其道而行之。另外,还要掌握好节奏,双向把控内容和传播,别明明是一部悲剧的电影,非弄出个喜感的产品。总之,要与大众的认知规律相吻合。
当然,娱乐营销必须注意转化。在充分发挥娱乐效应之后,需要为品牌进行娱乐化延伸,增加一些附加值,持续将品牌与娱乐捆绑在一起。比如之前走红全球的“江南style”,让韩国文化业、旅游业甚至食品业都成为获益者。而我们有时候策划的话题看着很热闹,但容易忽略实际的营销价值。
《国际公关》:森博公关在娱乐营销方面有什么特色?能否为我们举一两个代表性的案例?
赵刚:在娱乐营销方面,我们主要是遵循创新性、参与性、整合性、个性化四项原则,从整体上把握传播节奏。
在娱乐主题上,追求独创性与新闻效应,以吸引大众的眼球;参与性上,更多的体现在参与受众的广泛度,树立“全员娱乐营销理念”,参与人数越多,企业就有更大的希望从中获得潜在的客户群,营销的效果也更好;注重娱乐元素的整合,体验平台的整合;在娱乐体验的设计上,对时尚的潮流以及消费者的娱乐心理保持高度的敏感,并紧随社会潮流动态,聚焦新闻事件与新生现象。
娱乐营销不同于一般的品牌营销,关键是能让更多的人感兴趣,哪怕能激发出网友的吐槽热情,都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成功。很多时候,机会都是稍纵即逝的,但如果话题策划得不好,基本上就无法达到营销的效果。所以森博特别注重话题的选择,一个好的话题出来,要在全公司进行调研。当然,这也需要与客户之间进行深度沟通,甚至可以用“博弈”来形容。一个好的创意,往往不是一开始就能被客户认可的,但我们还是会去努力争取。
这基本上可以算是森博的一种态度,勇于向客户推荐他们之前并未尝试过的好的营销方式。比如2013年年底评出的2013十大公关案例,快克感冒药的“泰森来华”网络营销,就完全区别于企业以往的传播风格,用娱乐营销的方式,覆盖更为广泛的受众,品牌传播效力更加持久。
《国际公关》:能否为我们预测一下未来娱乐营销的发展趋势,以后会有些什么新的“玩法”?
赵刚:由于娱乐营销的形式多样,电影、电视、体育活动、艺术展、音乐会、主题公园等等,都可以为其所用,因此预测整体的发展趋势有些困难。单从娱乐营销公关传播这部分来讲,我想还是那句话,媒介即信息。未来娱乐营销的传播发展趋势,终究还是要依存于媒介形式的变更,新的玩法必定还是基于新的媒介渠道。
现在的移动端播放形式,就衍生出很多具有娱乐营销价值的内容。比如自制剧《大鹏嘚吧嘚》、《极品女士》之类的,都可以将品牌元素融入其中,再加上明星的出现,就能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当然,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能随手制造内容。所以,好的娱乐营销关键还是要有具有传播耐力的内容,一旦具有分享价值,就有可能呈裂变式急速扩散,这也是网络娱乐营销的一大优势。
未来媒介的变革,将持续改变受众的接受习惯,内容形式自然需要随之变化,对于从业者来说,就需要真正从客户的角度思考,从消费者的兴趣出发,并且掌握好节奏。
版权声明:
1、为尊重原创,本站文章(尤指标注《国际公关》杂志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2、凡本站标注“来源:XXX(非中国公关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获取授权,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
3、部分图片标注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4、如需向中国公关网投稿,请发送稿件至:info@cipra.org.cn

中国公关网
- 微信扫描二维码
- 订阅“微信”公众号
-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 【总第111期】李国威:公关的强势与弱势
- 新意互动:打造数字营销闭环生态体系,助力品牌破局增长
- 【总第111期】公共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整合的公众战略
- 【总第102期】公关能力,永远在线
- 【总第102期】快刀何:找对人,说对话,放最大
- 【总第102期】公关行业转型如何螺旋向上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总第102期】徐茂利:消失的2020
- 红旗渠连通“一带一路” ——写在红旗渠动工兴建60周年暨2020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 | 课堂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拼多多,你的价值观底线在哪里?
- 创造增量用好品牌广告 ——对话胜加广告CEO马晓波
- 【102期/封面文章】企业取消公关部 这是个伪命题
- 【总第102期】李国威:独立公关人会是行业趋势吗 | 专栏
- 【总第102期】从凡尔赛文学,到社交时代公关价值思考
- 【102期/封面文章】解散公关部,公关赋能体系之破立与模式
- 【总第101】快刀何:公关咨询首先是生意咨询
- 姐夫李:向法律部学习写危机公关道歉信
- 公共关系本科教育何去何从——从大理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停招说起
-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发布2017年中国公关传播行业财富40强排行榜、利润最强TOP10榜单
- 中国公共关系业2017年度调查报告
- 【第87期/人物】黄小川:期待有理想、有智慧的年轻人扎根到公关行业
- 【第89期/对话】万博宣伟:创名者带领中国企业智赢全球
- 疫情冲击下,大型企业该如何有效应对,做好品牌?
- 优衣库×KAWS联名限量款“爆火”的机理与建议 | 课堂
- 卓越理论的互联网之问 | 前沿
- 外卖平台的品牌形象提升之路 | 特别报道
- 不忍回顾!2017年度最差十大危机公关!
- 驾驭风险 稳操胜券——滴滴公关案例分析
- 网易云音乐:深入洞察用户的情感营销
- 不可不知的“IP+产业” | 课堂
- 2020新年复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危机 企业的传播建议与口径
- 公关三十讲(四)| 从瑞幸咖啡挑战星巴克,看中国式公关的“对标PR”策略
- 危机公关,外企为什么总是慢三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