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期】徐茂利:滴滴不应该感到委屈
这个夏天,由于多种原因叠加,滴滴面临来自用户、司机、社会和政府职能监管部门的多重压力,整体舆论环境险峻。9月底,交通部等职能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组得出的检查报告认为,滴滴涉嫌垄断,存在公共安全隐患问题巨大、企业平台诚信严重缺失、社会稳定风险突出等九大问题。可以说,滴滴走进了“至暗时刻”。
任何一项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挑战,有的问题来自外部,有的原因始于自身。滴滴作为行业独角兽,通过移动互联网成功改变了交通出行的日常生态,不仅解决了近千万网约车司机的就业,更改变了交通资源的配置方式,极大解决了城市交通出行的很多问题。事实上,前一段引起舆论广泛关注的北京南站变“难站”,很大原因就是取缔了网约车导致的。
滴滴当前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表面上看是由外因诱发,在应对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失误。但透过现象看本质,所有问题最后都是价值观的问题。滴滴不仅需要在公关策略上调整,更需要对企业的使命有更深的思考。
从表征上看,近期的舆情危机是几起孤立事件引起的,引发次生舆情,多因叠加,进而恶化的。两起网约车司机杀害乘客的案件,导致乘客安全感及信任度下降,只是引爆批评的导火索,但随着舆论形成破窗效应,公众对个案的批评上升到对企业的情感判断,“柳青加油”被爆批就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期间,公关应对上又出现了“你死我赔”“停运自检”等争议动作,恶化了滴滴的舆论环境。
滴滴危机公关的失误,出在只是就事论事地在看待出现的问题上,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限制了格局。安全问题是滴滴的问题吗?事实上,滴滴司机都有踪可循、有迹可查,出现问题很快就能抓人破案。以前的黑车或是其他运营车辆出事的频率不比滴滴更少,破案率不会更高,但绝不会像这般引起关注。人民需要网约车,舆论却为何口诛笔伐呢?
这其实是滴滴一家独大后,在企业文化、品牌管理和社会责任建设等方面缺失,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集中引爆。对媒体来说,坏消息才是好消息,随着一些恶性事件的出现,滴滴在媒体关系方面存在疏于管理的短板开始呈现,由于缺乏舆论防火墙,对滴滴安全性的质疑,进而批判企业价值的选题,成为媒体的盛宴;进而导致了最大的恶果:政府为了缓解舆论压力,只有加强对滴滴的监管,形成了公共政策的监管危机。
滴滴是一家以技术立企的公司,程维是IT人。互联网人的思维基因是专注于产品,通过把技术做到极致,形成爆款,从而爆发。在企业初创期间,这样做能够把有限的精力、资源和能力集中在最重要的地方,单点突破,效率最大,这没有一点问题。但成为行业领袖后,光想着产品、技术、利润就不行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社会担当不能缺失。财新报道说,程维在与检查组沟通时流下了眼泪,可能感到委屈。如果就事论事,滴滴确实委屈,但事情到了这个局面,还只是感到委屈的话,那说明滴滴还没有发现危机的真正根源。
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扉页上有一句非常精道的表述: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滴滴所引领的网约车行业是顺应时代需要和技术趋势的产物,具有旺盛的社会需求和强大的生命力,当前,滴滴如果能通过企业整改,理顺政府关系、媒体关系,调整企业的运行规则,理顺企业、司乘、社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企业的前景仍然大有可为。但首先,滴滴要走出创业者的狭隘视角,一个伟大的企业必然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滴滴涅槃,当从此开始。
撰文:徐茂利 联华盛世传播机构副总裁
(注:本文所使用的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版权声明:
1、为尊重原创,本站文章(尤指标注《国际公关》杂志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2、凡本站标注“来源:XXX(非中国公关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获取授权,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
3、部分图片标注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4、如需向中国公关网投稿,请发送稿件至:info@cipra.org.cn

中国公关网
- 微信扫描二维码
- 订阅“微信”公众号
-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 【总第111期】李国威:公关的强势与弱势
- 新意互动:打造数字营销闭环生态体系,助力品牌破局增长
- 【总第111期】公共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整合的公众战略
- 【总第102期】公关能力,永远在线
- 【总第102期】快刀何:找对人,说对话,放最大
- 【总第102期】公关行业转型如何螺旋向上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总第102期】徐茂利:消失的2020
- 红旗渠连通“一带一路” ——写在红旗渠动工兴建60周年暨2020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 | 课堂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拼多多,你的价值观底线在哪里?
- 创造增量用好品牌广告 ——对话胜加广告CEO马晓波
- 【102期/封面文章】企业取消公关部 这是个伪命题
- 【总第102期】李国威:独立公关人会是行业趋势吗 | 专栏
- 【总第102期】从凡尔赛文学,到社交时代公关价值思考
- 【102期/封面文章】解散公关部,公关赋能体系之破立与模式
- 【总第101】快刀何:公关咨询首先是生意咨询
- 姐夫李:向法律部学习写危机公关道歉信
- 公共关系本科教育何去何从——从大理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停招说起
-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发布2017年中国公关传播行业财富40强排行榜、利润最强TOP10榜单
- 中国公共关系业2017年度调查报告
- 【第87期/人物】黄小川:期待有理想、有智慧的年轻人扎根到公关行业
- 【第89期/对话】万博宣伟:创名者带领中国企业智赢全球
- 疫情冲击下,大型企业该如何有效应对,做好品牌?
- 优衣库×KAWS联名限量款“爆火”的机理与建议 | 课堂
- 卓越理论的互联网之问 | 前沿
- 外卖平台的品牌形象提升之路 | 特别报道
- 不忍回顾!2017年度最差十大危机公关!
- 驾驭风险 稳操胜券——滴滴公关案例分析
- 网易云音乐:深入洞察用户的情感营销
- 不可不知的“IP+产业” | 课堂
- 2020新年复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危机 企业的传播建议与口径
- 公关三十讲(四)| 从瑞幸咖啡挑战星巴克,看中国式公关的“对标PR”策略
- 危机公关,外企为什么总是慢三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