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期】李国威:传统公关真的衰落了吗?
20年前做公关的年轻人,没有想过以后老了怎么办,公关是一个冉冉升起的职业。读了阿尔·里斯的《公关第一,广告第二》,更是嘚瑟得不得了。
事实是,中国和亚洲最大的公关公司蓝色光标,高管会不停地纠正你,我们不是公关公司,我们是营销机构。蓝标在加强创意、数字营销,从广告公司挖人,参加戛纳创意节,蓝标已经成为亚洲去公关化力度最大的公关公司。
最近一个有10年经验的资深公关人跟我说,要重新考虑职业发展了,对公关兴趣越来越小,传统公关没什么干头了,个人倾向市场营销,想做快消、零售、美尚、电商,面向大众消费者。
我在里面读出两个意思,第一,传统公关完了,第二,公关在面向大众消费者的行业没什么干头。
其实公关这个行业的转型已经差不多完成了,你看蓝标已经成为营销公司,迪思已经成为营销公司,宣亚收购直播平台映客,显然也不是为了做公关。还守着传统公关的国际4A公司,也在争取中国企业出海公关,新媒体运营,大型活动策划,避免接那种月费逐年下降,甲方要求愈加苛刻的媒体关系和发稿业务。
传统公关的衰落,主要是话语权的分散,影响力不再掌握在少数媒体和意见领袖手中,在自媒体时代,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再小的品牌,也有自己的影响力。
但是传统公关不会消亡,是因为不管是传统公关还是新公关,都专注于三个类型的影响力:政策影响力、行业影响力、观念影响力。
如果你在任何新型的产业,互联网金融,新能源汽车,更广义的大众创业,消费升级,你都需要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你会在写产品软文,策划新品上市活动和写段子之外,考虑与政府建立有效的对话。
你希望参与行业规则的制定,在过于饱和但难以转型的激烈竞争行业中脱颖而出,比如风能、光伏、机械工程、医疗设备。你希望用深刻的行业洞察,官方媒体的背书,良好的政府关系,获得行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你不仅仅需要消费者对精彩推文的点赞,你希望影响他们的观念,改变他们的行为,用持续传播的策略,持续生成的内容,广泛的媒体联盟,从打造爆品到影响观念,和用户分享价值观,做更紧密的联盟,让消费者自愿跟随你的品牌,呵护你的品牌。这种长期费力的事情,不靠公关你靠什么?
我们对传统公关的错觉,主要来自于过去10年公关最重要的伙伴——传统媒体的衰落,我们也关注着大洋彼岸,新媒体代表的推特总统,和被他冠以“虚假新闻”(Fake News)的传统媒体大战的结果。
其实,传统媒体不是真的衰落,是优秀的传统媒体人在组织上被打乱了,如同被打散的红军暂时撤进深山,有的加入了甲方公关,有的重新拾起枪杆子,用传统媒体的价值观和新媒体的用户思维,重新开始他们的媒体革命里程。
36氪的深度报道主编杨轩说:“媒体是社会监督的力量,这个行业多年的价值观,是监督更强大的那些力量,比如说更强大的公司。”杨轩的部门一年完成的40篇报道很多成为刷屏文章,《看不懂的百度投资,和他失去的一个时代》,《孙宏斌进入乐视后,贾跃亭更难的100天》,《互联网金融大退潮》,而记者超常的付出完全不逊于传统媒体,为落实一个事实反复采访,为一个不明确的事实放弃精彩的段落。
还有像《财新》这样的媒体,为一篇深度报道集体作战半年,为一个新闻线索访问数十人,查阅百万字的资料。
有这样的伙伴在,你为什么总是说公关完蛋了?
版权声明:
1、为尊重原创,本站文章(尤指标注《国际公关》杂志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2、凡本站标注“来源:XXX(非中国公关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获取授权,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
3、部分图片标注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4、如需向中国公关网投稿,请发送稿件至:info@cipra.org.cn

中国公关网
- 微信扫描二维码
- 订阅“微信”公众号
-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 【总第111期】李国威:公关的强势与弱势
- 新意互动:打造数字营销闭环生态体系,助力品牌破局增长
- 【总第111期】公共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整合的公众战略
- 【总第102期】公关能力,永远在线
- 【总第102期】快刀何:找对人,说对话,放最大
- 【总第102期】公关行业转型如何螺旋向上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总第102期】徐茂利:消失的2020
- 红旗渠连通“一带一路” ——写在红旗渠动工兴建60周年暨2020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 | 课堂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拼多多,你的价值观底线在哪里?
- 创造增量用好品牌广告 ——对话胜加广告CEO马晓波
- 【102期/封面文章】企业取消公关部 这是个伪命题
- 【总第102期】李国威:独立公关人会是行业趋势吗 | 专栏
- 【总第102期】从凡尔赛文学,到社交时代公关价值思考
- 【102期/封面文章】解散公关部,公关赋能体系之破立与模式
- 【总第101】快刀何:公关咨询首先是生意咨询
- 姐夫李:向法律部学习写危机公关道歉信
- 公共关系本科教育何去何从——从大理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停招说起
-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发布2017年中国公关传播行业财富40强排行榜、利润最强TOP10榜单
- 中国公共关系业2017年度调查报告
- 【第87期/人物】黄小川:期待有理想、有智慧的年轻人扎根到公关行业
- 【第89期/对话】万博宣伟:创名者带领中国企业智赢全球
- 疫情冲击下,大型企业该如何有效应对,做好品牌?
- 优衣库×KAWS联名限量款“爆火”的机理与建议 | 课堂
- 卓越理论的互联网之问 | 前沿
- 外卖平台的品牌形象提升之路 | 特别报道
- 不忍回顾!2017年度最差十大危机公关!
- 驾驭风险 稳操胜券——滴滴公关案例分析
- 网易云音乐:深入洞察用户的情感营销
- 不可不知的“IP+产业” | 课堂
- 2020新年复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危机 企业的传播建议与口径
- 公关三十讲(四)| 从瑞幸咖啡挑战星巴克,看中国式公关的“对标PR”策略
- 危机公关,外企为什么总是慢三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