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期】曹志新:舌尖中国拒绝舌尖浪费
    2017-08-06      933      作者:曹志新 危机管理专家      来源:《国际公关》       分享: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牧民》

      这是管仲先生留给后人的一句经典名言。说的是粮仓充实、丰衣足食才会让百姓重视礼节、知道誉辱。同时也表达物质文明才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前提。

      中国改革开放至今将近40年,国力大增,人民幸福感倍增。在物质文明极度发达的今天,我们的精神世界真的同步进入文明了吗?

      笔者发现,5月27日至6月4日,新闻联播竟然连续7天报道拒绝舌尖浪费、倡导光盘行动的新闻。不可不说明舌尖浪费现象的严重令中央政府高度关注。

      中国通过实力斩获一个个让国人自豪、充满无尚自尊“世界第一”的时候,我们也戴上了一顶不愿戴、但必须非戴不可的“桂冠”——全球第一粮食进口大国。

      舌尖浪费,又有几个人知道我们浪费掉的是花着巨量外汇买回来的“硬通货”呢?

      舌尖浪费,又有多少人错误的认为粮食是吃之不尽,废之不竭的呢?

      如果知道浪费掉的是美金,知道浪费的粮食越多,我们国家的安全系数越低,相信聪明的中国人不仅会刹住浪费之风,更会投入到与浪费之风斗争的行列中来。

      一些新闻是这样报道的:《国家粮食局:每年粮食损耗和浪费超1100亿斤》、《2016年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约1100亿美元》、《国内每7斤粮食有1斤系进口》、《进口粮养活1.9亿中国人》。

      根据2014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监测公报,我国还有7017万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需要在6年之内脱贫,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平均每年减贫人口在1170万左右。

      2016年11月底,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课题组公布的一项从2013年至201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

      一面是巨额外汇进口粮食,不断浪费中;一面是举国之力精准扶贫,对资金望眼欲穿。

      如何有效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呢?

      中国部分高校、中小学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如设置半份饭菜窗口;引入智能打菜神器、收费以克计算;把光盘行动纳入班规、与评选文明班级相挂钩等。

      社会饭店则采取饭前收取押金、浪费没收押金,以及鼓励食客打包的办法杜绝舌尖浪费。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吗?

      礼法合治、德主刑辅是中国几千年文明传承下来的管理精髓。

      列宁曾说:“把希望寄托于人的优秀品质上,这在政治上是不严肃的。”套用这个观点可以得出“把杜绝舌尖浪费寄托于人的高度自觉上,也是完全不可行的。”所以杜绝舌尖浪费,不仅要使大家明道理,还要在所有吃饭的环境进行宣导,包括家庭、食堂、饭店等。更重要的是要有相应的管理手段,甚至通过立法以严格管理,从根本上让老百姓做到不想浪费、不能浪费、不敢浪费的目的。

      用舌尖上省下来的钱可以投入教育、体育、医疗、科研、环保等等需要投入的领域,从而使中国更早成为全民小康社会,实现国富民强,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

      如此,“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告诉我们的不仅是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更代表着物质文明还会促进精神文明进入到发展的更高阶段!

      舌尖中国拒绝舌尖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全民小康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做好光盘行动的教育宣导、信息传播,更是每个公共关系从业组织和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所在!


    中国公关网

    • 微信扫描二维码
    • 订阅“微信”公众号
    •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