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期】曹志新:诗词大会,文化中国
好创意可以形成一种吸引!
好创意可以生成一种力量!
好创意可以凝聚一种精神!
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正是符合这种好创意标准的一档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累计收看观众达11.63亿人次,总决赛收视率更是遥遥领先。为什么一场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知识竞技型节目能得到如此多观众的钟情和爱意呢?我想答案应在创意、内容、人物三大方面。
首先是创意。
电视是视觉的艺术。此次《大会》的场景可以说是让观众眼前一亮。场面大、灯光炫,效果多变,可谓美轮美奂。舞台的混搭更是让人有穿越时空回归故国之感。置身其间的人物兴奋,屏前观众看了也顿觉赏心悦目。尤其是弓箭射破盾牌的piupiu声以及选题的擂鼓声,更是让人感到如在战场。这种感觉告诉观众,一旦相遇中央一套,你就不再是观众的角色,你就是一个参与者,场上主将对决的风云变幻让你须臾不能离开。
再说内容。
赛制有三:个人追逐赛、攻擂资格争夺赛、擂主争霸赛。每个赛程都充满了惊心动魄与期待。大家看惯了各种体育运动竞赛,对这种斗腹中才学,斗记忆空间的大脑赛事显得清新加向往。说其清新,那是相对各种综艺性节目而言,投入所有时间的关注并不能获得半点知识的沉淀,而《大会》则不同,这种清新源自于知识的严谨和对决的激烈。说其向往,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对知识多的人还是抱有尊敬之心的,如果你还是一个用知识换得财务自由的人,就会拥有更多佩服你五体投地的人了。
三说人物。
舞台再好,人物才是真正的主角。现场三大人群尽是表现优异。屏幕被锁定的关键还是源于节目人物的精彩。
百人团及脱颖而出的选手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优秀并不是死读书、读死书的代名词。他们青春洋溢、活力四射,学富五车且才思敏捷。他们赢了就灿烂兴奋;如果输了,他们也会表现的镇定自若,说上一句:我参加比赛不是证明比别人强,而是证明我最强。
四位点评嘉宾的表现让我们尘封了“老学究”的形象。《大会》中四位老师各个风趣幽默,睿智多才,风度翩翩,妙语连珠,或豪放,或婉约。与其说他们的职责是对问题进行点评,不如说各位老师借助《大会》平台用他们丰富的学识,用通俗易懂且激情满怀的语言给全国观众普及了一堂中国诗词课。他们用台上的表现,证明了教中文的老师是最富情怀、最有情趣、最具豪迈的人。
《大会》的成功,应该记才女主持董卿首功一件。作为主持人,董卿用自己的学识为线,完美连接着个人追逐赛选手、百人团选手、评委等各位风流人物。说过“男人的长相和智商成反比”这句话的人成了中国首富,但董卿却把“女人的美貌和才识成正比”这个观点在《大会》上演绎得登峰造极。一位参赛选手如此表达了对董卿之才的赞美: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相信《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举办,对《意见》的贯彻以及对传承中华文脉,增进全民学习热情,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之效。
版权声明:
1、为尊重原创,本站文章(尤指标注《国际公关》杂志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2、凡本站标注“来源:XXX(非中国公关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获取授权,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
3、部分图片标注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4、如需向中国公关网投稿,请发送稿件至:info@cipra.org.cn

中国公关网
- 微信扫描二维码
- 订阅“微信”公众号
-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 【总第111期】李国威:公关的强势与弱势
- 新意互动:打造数字营销闭环生态体系,助力品牌破局增长
- 【总第111期】公共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整合的公众战略
- 【总第102期】公关能力,永远在线
- 【总第102期】快刀何:找对人,说对话,放最大
- 【总第102期】公关行业转型如何螺旋向上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总第102期】徐茂利:消失的2020
- 红旗渠连通“一带一路” ——写在红旗渠动工兴建60周年暨2020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 | 课堂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拼多多,你的价值观底线在哪里?
- 创造增量用好品牌广告 ——对话胜加广告CEO马晓波
- 【102期/封面文章】企业取消公关部 这是个伪命题
- 【总第102期】李国威:独立公关人会是行业趋势吗 | 专栏
- 【总第102期】从凡尔赛文学,到社交时代公关价值思考
- 【102期/封面文章】解散公关部,公关赋能体系之破立与模式
- 【总第101】快刀何:公关咨询首先是生意咨询
- 姐夫李:向法律部学习写危机公关道歉信
- 公共关系本科教育何去何从——从大理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停招说起
-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发布2017年中国公关传播行业财富40强排行榜、利润最强TOP10榜单
- 中国公共关系业2017年度调查报告
- 【第87期/人物】黄小川:期待有理想、有智慧的年轻人扎根到公关行业
- 【第89期/对话】万博宣伟:创名者带领中国企业智赢全球
- 疫情冲击下,大型企业该如何有效应对,做好品牌?
- 优衣库×KAWS联名限量款“爆火”的机理与建议 | 课堂
- 卓越理论的互联网之问 | 前沿
- 外卖平台的品牌形象提升之路 | 特别报道
- 不忍回顾!2017年度最差十大危机公关!
- 驾驭风险 稳操胜券——滴滴公关案例分析
- 网易云音乐:深入洞察用户的情感营销
- 不可不知的“IP+产业” | 课堂
- 2020新年复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危机 企业的传播建议与口径
- 公关三十讲(四)| 从瑞幸咖啡挑战星巴克,看中国式公关的“对标PR”策略
- 危机公关,外企为什么总是慢三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