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期】张小平:投资界的下一个风口--智能硬件
约瑟夫·熊彼特在其巨著《商业周期》中对金融资本在经济波动和技术变革中的作用进行了剖析。他认为成批的重大技术创新有赖于金融资本的鼎力支持。卡萝塔·佩蕾丝的《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泡沫与黄金时代的动力学》一书对熊彼特的上述观点进行了“论证”与演绎。她写道:“技术革命意味着风险。产品是新的,工艺是新的,工艺要受到检验,市场是未知的,消费者还不习惯使用,供应也没有保证。尽管重大突破常常只需要相对较少的资本,尤其是与大多数技术达到成熟、实现规模经济所需要的大额资本相比较而言更是如此,但是仍有很多新企业家以及许多相继出现和类似的创新者在争着取得成功并寻找资金。”
换言之,投资对技术革命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这就形成了投资机会。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已经将其完整而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门户、搜索、电子商务、行业(垂直)、团购、社交、P2P、众筹……一个一个的细分领域,哪一个不是被投资人催熟的?结果是新浪、搜狐、网易、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一个一个企业的鱼跃龙门,与之相伴的则是它们的投资人赚得钵满盆满。
人工智能是互联网产业的一部分,是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因此毫无疑问,它会像上述诸多细分领域一样蕴藏着许多投资机会。实际上,已经有一些投资人看到这一机会,抓住了这一机会,乐搏资本创始合伙人、中国青年天使会创始会长杨宁是其中之一。
有案可查的一个是对亿航的投资。亿航是消费级无人机制造商,总部位于广州。2014年4月,乐搏资本对其进行了天使轮投资,投资额为250万元人民币,占股10%。8个月后,亿航进行A轮融资,估值为1亿美元,乐搏资本的投资回报率高达2500%,估值在8个月内升了25倍。
令人惊叹吧?比投资《泰囧》的回报率还高——据一位投资商披露,他在《泰囧》上投了400万元人民币,最终赚回7000万元人民币。乐搏资本投资亿航大获成功或可说明投资人工智能项目可以比投资电影项目更“爆富”。同时,无须论证即可知道,投资人工智能项目的回本几率要远高于投资电影。
除了让像杨宁这样的知名天使投资人“更上一层楼”,智能化领域的投资机会还让一些“非著名”投资人“上位”,不仅“爆富”还“爆名”,笑傲业界,最典型的是初创投资的董事长王映初。
初创投资自称是国内最早的专业人工智能投资公司。自2011年起,初创投资就开始投资人工智能项目。当时,可投资的标的极少。于是,他们就自己设立人工智能公司,然后再自己投自己。据说在他们第一批投资的14家企业中有13家是他们自己设立的,这些企业中有8家的估值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超过了1亿元。目前,初创投资已得到一些国内外一线投资机构和投资人的认可,其管理团队和合伙人中也有许多投资大佬与顶级投资机构,如厉伟、赛富亚洲等,王映初也随之从名不见经传变身为知名投资人,在创业者中拥趸众多。
有好产品,没有垄断者,投资人工智能无疑是天使投资人的美差。因此,在投人工智能项目时可以胆子大点,不管其属于什么细分领域,只要不出圈、有点样就投,没必要“相面”,因为现在没人知道哪个细分领域会跑出独角兽来——即业绩超级牛、回报超级高的公司。我们甚至应该有如下意识:一个好的天使投资人投的项目应该至少有20%死掉,达不到这个比例说明你不是一个好的天使投资人,你太保守了,换言之,你把项目看得太清楚了,而看得太清楚的项目是不会给人带来惊喜的。
版权声明:
1、为尊重原创,本站文章(尤指标注《国际公关》杂志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2、凡本站标注“来源:XXX(非中国公关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获取授权,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
3、部分图片标注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4、如需向中国公关网投稿,请发送稿件至:info@cipra.org.cn

中国公关网
- 微信扫描二维码
- 订阅“微信”公众号
-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 【总第111期】李国威:公关的强势与弱势
- 新意互动:打造数字营销闭环生态体系,助力品牌破局增长
- 【总第111期】公共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整合的公众战略
- 【总第102期】公关能力,永远在线
- 【总第102期】快刀何:找对人,说对话,放最大
- 【总第102期】公关行业转型如何螺旋向上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总第102期】徐茂利:消失的2020
- 红旗渠连通“一带一路” ——写在红旗渠动工兴建60周年暨2020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 | 课堂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拼多多,你的价值观底线在哪里?
- 创造增量用好品牌广告 ——对话胜加广告CEO马晓波
- 【102期/封面文章】企业取消公关部 这是个伪命题
- 【总第102期】李国威:独立公关人会是行业趋势吗 | 专栏
- 【总第102期】从凡尔赛文学,到社交时代公关价值思考
- 【102期/封面文章】解散公关部,公关赋能体系之破立与模式
- 【总第101】快刀何:公关咨询首先是生意咨询
- 姐夫李:向法律部学习写危机公关道歉信
- 公共关系本科教育何去何从——从大理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停招说起
-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发布2017年中国公关传播行业财富40强排行榜、利润最强TOP10榜单
- 中国公共关系业2017年度调查报告
- 【第87期/人物】黄小川:期待有理想、有智慧的年轻人扎根到公关行业
- 【第89期/对话】万博宣伟:创名者带领中国企业智赢全球
- 疫情冲击下,大型企业该如何有效应对,做好品牌?
- 优衣库×KAWS联名限量款“爆火”的机理与建议 | 课堂
- 卓越理论的互联网之问 | 前沿
- 外卖平台的品牌形象提升之路 | 特别报道
- 不忍回顾!2017年度最差十大危机公关!
- 驾驭风险 稳操胜券——滴滴公关案例分析
- 网易云音乐:深入洞察用户的情感营销
- 不可不知的“IP+产业” | 课堂
- 2020新年复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危机 企业的传播建议与口径
- 公关三十讲(四)| 从瑞幸咖啡挑战星巴克,看中国式公关的“对标PR”策略
- 危机公关,外企为什么总是慢三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