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期/人物】易美济公关韩虹:做有价值的商业传播
初次见到她,是在易美济公关北京分公司的办公室里,但由于她工作繁忙,身处“帝都”的我和身在“魔都”的她只好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对话。素未谋面时,我猜想她是一个女强人——利落的短发、干练的职业装和强大的气场。不过,眼前视频画面中的她与我的想象相去甚远——长发飘飘、声音甜美、独具魅力,她就是易美济公关中国区总经理韩虹女士。
风雨后的彩虹是最美的人生
“复旦大学毕业之后,我放弃了在中国第一批高端金融行业工作的机会,选择了从事市场与传播的道路,这么多年过去了,对于当时的选择,我至今没有后悔过。”谈到人生经历,韩虹最先提到了她对梦想的坚持。
1998年,韩虹移民欧洲,那时的她已经是一位在国内职场上打拼了7年的职场精英。面临新的语言环境和生活方式,韩虹只用了短短5个月的时间,就通过了语言关,并得到两个工作机会,其中之一为欧洲惠普EMEA市场经理。“每个人都有看不清未来方向的时候。回想初到欧洲的那段时间,我想是自己对市场和传播的渴望以及对人生的信念,让我顺利突破难关,得到了理想的职业发展。”除了自我的坚持,韩虹也非常感恩亲人的鼓励和支持。“我觉得我是非常幸运的,亲人给予我爱的力量;来自全球各地的同学们,让我能够在多元化的思想中汲取营养,我把这段经历叫做‘柳暗花明’。”
“因为幸运,所以心中常常充满感恩。”在韩虹20多年的从业经历中,最早在国际传播集团如Publicis、WPP、Omnicom、IPG为多个国际品牌进入中国成功打造大型传播运动(campaign),如耳熟能详的奥利奥饼干、卡夫酸奶、宝洁玉兰油、海飞丝、欧莱雅等等;又在欧洲为跨国公司如惠普、汉高等,领导其市场部门不断创新,得到了高度赞誉;再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者做整合营销,帮助多家欧洲公司如奔驰、兹默曼、劳斯伯格等开展整合市场传播,而后加入易美济公关。韩虹认为她的领导、合作伙伴、同事和客户始终是“高素质”人群,他们的文化、涵养和精神深深影响着她的成长。“比如,在易美济公关,我们经常会为多个客户的全球、亚太和中国CEO安排媒体采访。在与CEO们的对话与交流过程中,一方面我的工作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国情、热点话题、媒体特点等情况;另一方面,我也能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全球视野和最优秀领导者的思考方式。”
2010年,韩虹正式加入易美济公关,此前跨越食品、化妆品、IT等多行业领域的从业经验,让她能够以更专业、更独到和更前瞻的眼光对待媒体传播,厘清业务形势以及统筹兼顾全局。在业务上,她注重帮助客户实现更多的价值,以整合传播的方式塑造品牌形象;在人才培养上,专业性、软实力和团队协作是她认为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在管理上,她用成熟的管理经验帮助团队成长和持续发展业务。
媒体传播与危机公关至关重要
“好的品牌,媒体会主动想要传播,可以说媒体本身就是宣传者,而间接的,通过传播让其他的利益相关方认知品牌,这就凸显了媒体的桥梁作用。”媒体传播和发言人培训以及危机公关是易美济公关的强项业务,对此,韩虹娓娓而谈。
韩虹说,媒体传播除了遵循时间性、客观性、全面性等特点外,也在不断地发展,这一点在中国的媒体体现得尤为突出。随着全球媒体战略的发展,不难看出社交媒体的方兴未艾,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仍不可否认。韩虹举了一个例子,某知名媒体参加了前不久举办的一次新闻发布会,并撰写、发布了其独创的标题和内容,随后一篇同标题的文章出现在某BBS上,但不同的是,文章的内容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增加”改成了“减少”、“更多合作”变成了“停止合作”。“现状就是这样,虽然社交媒体已逐渐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但它也很容易被篡改乱用,出现错误。不过我相信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大众在阅读社交媒体时是有判断力的。当然,传统媒体的纸质特性会杜绝任意修改,因此更具权威性和严谨性。”韩虹认为,当下的媒体沟通是多渠道、多层次的,但无论怎样变化,仍是内容为王。因此,文字、图片、视频、3D等与媒体合作时要在内容上更深入、细致和多样,以满足传播对象变化的媒体习惯和口味。
说到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的同时,就不得不说随之而来的危机事件(负面报道)。由于全球互联性影响,危机的爆发、传播和演化也越来越迅速,相对的,大众也越来越迫切地关心自己的权益是否受到损害。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危机公关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而易美济公关非常善于在这方面开展咨询和培训,为企业稳健发展未雨绸缪。“企业的危机管理是一整套体系,它深入到企业内部,除了需要公司高层领导支持和参与,同时与传播部门之外的其他业务部门对接,尤其是与经营可连续性部门连贯,比如一个仓库爆炸后,如何保证产品的继续供应等;另一个是HSE管理体系(健康、安全和环境三位一体)。”韩虹和她的团队会为企业搭建出整体危机管理框架、危机管理策略,进行危机传播培训以及具体的危机管理,同时,针对可能潜在的危机,制定相应的预案。从简单的企业新闻发言人的技巧培训到深度的内容体系构建,企业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反响让韩虹非常欣慰,也更有信心做好和拓展这项业务。
“我们是一支不断进取的团队”
工作中的韩虹是一位激励型领导者,生活中的她乐观开朗,喜欢旅游、运动和阅读,还参加“慈善跑”为贫困地区的孩子筹款,正如名字中的“虹”字,她自认为是个性多彩的人。“我的星座是摩羯座,你可以想象成一只山羊在很贫瘠的、充满岩石的山上,与它的伙伴们一起向上攀岩,这种进取向上的精神,与我很像。”虽然工作忙碌,但是韩虹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团队的成长,加入易美济公关后,她给员工做的第一个培训叫“爱是你最重要的一个APP”。她说,爱是有包容性的、多层次的一种涵养,包括对家人、同事的爱,还有对客户及其业务的爱,只有这样的情怀,才能在高强度的工作中饱含热情地钻研下去。
“我是一位非常民主的管理者,我对团队绝不是家长式的管理,通常开会的时候,我不会坐在桌子的首位,因为那样太严肃了,我希望营造出有新鲜感和创造力的氛围,让大家畅所欲言。”对于学习型团队的成长,韩虹鼓励员工彼此分享自己成功的案例,同时,邀请公司总部的管理者或行业权威的老师进行业务培训。与此同时,每年由易美济公关举办的“EMG Asiacom(易美济亚太公关联盟)年会”,众多企业公关领袖及传媒精英齐聚一堂,掀起一场公关思想与传播智慧的深度碰撞,这对易美济团队来说,也是一个了解行业发展、开阔视野的绝佳平台。此外,韩虹在公司内外的公关培训也让团队从实践中感受和体悟公关的精髓。
专业能力、把握全面性、有客观权威性,是韩虹认为一名出色的公关人员至少具备的三点要素。对于易美济团队的未来发展,韩虹在心里也有自己的规划。“公关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很年轻的行业,像我的团队一样,充满朝气。我很感谢我的团队多年来对我的支持,希望未来我们依旧相互帮助、共同成长。”说到这,韩虹非常感慨,因为公关圈的人员流动很大,但她的团队成员却相对稳定,这非常不易。从刚开始入职时的客户助理,到成长为成熟的公关管理人员,帮助员工拥有更好的事业发展前景,是韩虹非常高兴和欣慰的事情,与此同时,继续培养员工在专注领域中的专业程度和工作质量水平,巩固彼此间的信赖,渗透、孕育更牢固的企业文化底蕴,让易美济成为行业典范,更是韩虹的终极目标。
做有价值的商业传播
说到整合传播,韩虹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早在2004年,她就以整合一对一的理念作为创业的一种模式,成立了有德资背景的整合市场传播公司。而如今,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正在改变世界。“一些大型或中型企业进入中国后,他们的需求是进行全面的品牌开发,赢得更好的市场契机,我们服务的很多客户就有这样的需求。因此,现在为企业制定传播规划和服务时,我们更注重品牌定位、品牌整合、精准传播。”
除了将品牌策略和整合传播作为当下服务客户的主要方式外,易美济公关自始至终都把“有效的商业传播”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韩虹说,“有效”是指帮助客户产生价值,有了价值,品牌传播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对于价值的定义,韩虹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做了介绍。“狭义上,价值营销和传播是指第一,对B2B行业里客户的细分;第二是对客户需求有深度的了解,明白真正对客户产生价值的点是什么,然后形成价值阐述;第三,根据细分市场所针对的受众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传播的过程始终包含发布者、内容、媒介、接收者,因此,相同的条件下,怎样做到最好,这考验了一家公司的实力。广义上,我认为价值理念体现了公关公司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作为专门行业领域的传播者,将更为深刻的内在涵义传播给大众,这一点也很重要。比如,我们是化学和材料等领域传播的领导者,那么‘安全意识’就是我们价值传播的广义概念。”
在相同的媒体环境下,无论是B2B还是B2C,传播过程大致相同,韩虹在这两个领域都有着多年的从业经历,她也指出了两者的不同之处。B2B传播针对的是组织或机构,决策过程较长,考虑因素很多,需要公关人员在内容和全面性上具有专业的能力和素质,尤其是全面性和专业性,要综合考虑企业产品、技术、应用、品牌、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等等方面的传播,这是与B2C最不一样的地方。另外,从传播手段来看,B2B则更讲究对企业里不同层级的深度传播,因此更看重实效性。韩虹说:“在B2B领域,你可能会更多地接触到企业的老总和全球CEO,并用专业的内容和传播帮助客户创造价值。”
而对于“互联网+”的到来,韩虹表示,一方面“互联网+”带来了新的传播媒介和媒体环境,在此条件下,易美济公关将不断深挖行业内各种应用,就像微信“扫一扫”一样,进入“数字人”网络,进一步跟踪文章的阅读和分享情况,便捷而实用。同时,结合大数据分析,掌握用户的偏好,为其定制服务内容。当然,这其中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用户隐私的安全性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另一方面,易美济公关将借助“互联网+”,帮助客户寻找新的商机,发展业务内容,拓宽传播渠道,发挥整合传播优势,最终助力企业提升品牌形象和实现商业价值。
版权声明:
1、为尊重原创,本站文章(尤指标注《国际公关》杂志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2、凡本站标注“来源:XXX(非中国公关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获取授权,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
3、部分图片标注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4、如需向中国公关网投稿,请发送稿件至:info@cipra.org.cn

中国公关网
- 微信扫描二维码
- 订阅“微信”公众号
-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 【总第111期】李国威:公关的强势与弱势
- 新意互动:打造数字营销闭环生态体系,助力品牌破局增长
- 【总第111期】公共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整合的公众战略
- 【总第102期】公关能力,永远在线
- 【总第102期】快刀何:找对人,说对话,放最大
- 【总第102期】公关行业转型如何螺旋向上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总第102期】徐茂利:消失的2020
- 红旗渠连通“一带一路” ——写在红旗渠动工兴建60周年暨2020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 | 课堂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拼多多,你的价值观底线在哪里?
- 创造增量用好品牌广告 ——对话胜加广告CEO马晓波
- 【102期/封面文章】企业取消公关部 这是个伪命题
- 【总第102期】李国威:独立公关人会是行业趋势吗 | 专栏
- 【总第102期】从凡尔赛文学,到社交时代公关价值思考
- 【102期/封面文章】解散公关部,公关赋能体系之破立与模式
- 【总第101】快刀何:公关咨询首先是生意咨询
- 姐夫李:向法律部学习写危机公关道歉信
- 公共关系本科教育何去何从——从大理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停招说起
-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发布2017年中国公关传播行业财富40强排行榜、利润最强TOP10榜单
- 中国公共关系业2017年度调查报告
- 【第87期/人物】黄小川:期待有理想、有智慧的年轻人扎根到公关行业
- 【第89期/对话】万博宣伟:创名者带领中国企业智赢全球
- 疫情冲击下,大型企业该如何有效应对,做好品牌?
- 优衣库×KAWS联名限量款“爆火”的机理与建议 | 课堂
- 卓越理论的互联网之问 | 前沿
- 外卖平台的品牌形象提升之路 | 特别报道
- 不忍回顾!2017年度最差十大危机公关!
- 驾驭风险 稳操胜券——滴滴公关案例分析
- 网易云音乐:深入洞察用户的情感营销
- 不可不知的“IP+产业” | 课堂
- 2020新年复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危机 企业的传播建议与口径
- 公关三十讲(四)| 从瑞幸咖啡挑战星巴克,看中国式公关的“对标PR”策略
- 危机公关,外企为什么总是慢三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