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01期】赵明:危机公关,时间不是唯一的尺度
文>赵明 乐信CMO
近期美团、饿了么的危机公关案例,值得我们再次审视危机公关的一些基本法则。
9月8日,《人物》杂志发布了一篇深度调查报道《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核心揭示了平台苛责骑手的评价、时效体系,制造并不断加剧骑手与用户之间的矛盾。文章一夜爆红,美团外卖遭受了最猛烈的批评,事件开始发酵。下午18点左右,美团表态:暂不回应此事,下周会举办小范围的外卖业务沟通会。
9日凌晨1 点多,饿了么发公告称将尽快推出一项新功能——在结算付款页面新增“我愿意多等5分钟/10分钟”按钮,同时对历史信用良好的外卖骑手提供鼓励机制。不少消费者的回复是:我愿意!但直觉之后开始愤怒:明明是平台和骑手之间的矛盾,凭啥让消费者买单?全网开始了暴风骤雨般的批判。
9日晚,在饿了么交出了0分答卷后不久,美团也交卷了。美团在微信公众号上主要表达了三点:美团将会为骑手提供8分钟的弹性时间;恶劣天气下将延迟配送时间,甚至停止接单;将加速研发智能头盔,让骑手更安全地送餐。网友们基本上是一边夸美团一边嘲讽饿了么。
美团这波公关回应得堪称完美,因为饿了么排除了那个错误答案——公众只接受平台认错道歉改正并承担责任的做法。
从事公关的人都知道“24小时法则”,企业应在获悉危机发生后的24小时内启动危机管理机制,并做好准备工作。按照法则,企业应在24小时内公布处理结果。
人民网则提出“黄金4小时”法则,是因为新兴媒体崛起,渗透并深刻参与到突发事件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黄金24小时”法则渐显无力。随着微博、即时通信和社交网工具的广泛应用,现在新闻在网上的呈现与传播是以分秒计,近乎于实时。伴随该法则,还提出“黄金4小时媒体”概念,以微博、微信、QQ群、知乎、论坛等为代表的媒体,每个网络信息的接受者又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在数小时内,“黄金4小时媒体”可能将突发事件传播、发酵为有着重大舆论影响事件。
因此,能否快速反应,成了应对危机的关键挑战。
但是,时间不是危机公关的唯一尺度。公关行业熟知的危机公关5S原则,即危机发生后为解决危机所采用的原则,其包括:承担责任原则(Shoulder);真诚沟通原则(Sincerity);速度第一原则(Speed);系统运行原则(System);权威证实原则(Standard)。
速度第一原则不是唯一。危机公关的核心是先读懂危机,再有针对性地回应,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行动,时机是重要的,但绝不是最重要的。
而读懂危机则需要:1、找出受到危机影响的利益相关人,思考他们最关心的问题。2、监测网上信息,梳理网民比较集中的质疑点,了解网民最关注什么。3、不管发布声明还是采取其他措施,都要仔细反复推敲,设想每一个动作的利弊。
读懂危机之后,最重要的是承担责任(Shoulder)。危机的产生,一定是由某一个或某一些错误引起,如果没人承担责任,危机怎么能过去呢?
如果因为企业的错误导致相关人利益受损,企业就应该勇敢站出来道歉,并承担起应负的责任。道歉不见得都是坏事,反而更容易获得大家谅解和欣赏,人们关注的往往不是事实本身,而是企业应对事情的态度。
承担责任,还需真诚沟通 (Sincerity)。公关要做的工作不是改变事实,而是改变公众对于事实的认知,而人们的认知取决于企业对于危机的态度。企业不同的态度,会给公众完全不一样的认知。危机公关有两大工作,一是还原真相,一是建立信任,还原真相是基础,但比还原真相更为重要的是重建信任。
急匆匆出来,忽略了责任和真诚,效果自然不佳。
版权声明:
1、为尊重原创,本站文章(尤指标注《国际公关》杂志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2、凡本站标注“来源:XXX(非中国公关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获取授权,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
3、部分图片标注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4、如需向中国公关网投稿,请发送稿件至:info@cipra.org.cn

中国公关网
- 微信扫描二维码
- 订阅“微信”公众号
-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 【总第111期】李国威:公关的强势与弱势
- 新意互动:打造数字营销闭环生态体系,助力品牌破局增长
- 【总第111期】公共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整合的公众战略
- 【总第102期】公关能力,永远在线
- 【总第102期】快刀何:找对人,说对话,放最大
- 【总第102期】公关行业转型如何螺旋向上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总第102期】徐茂利:消失的2020
- 红旗渠连通“一带一路” ——写在红旗渠动工兴建60周年暨2020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 | 课堂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拼多多,你的价值观底线在哪里?
- 创造增量用好品牌广告 ——对话胜加广告CEO马晓波
- 【102期/封面文章】企业取消公关部 这是个伪命题
- 【总第102期】李国威:独立公关人会是行业趋势吗 | 专栏
- 【总第102期】从凡尔赛文学,到社交时代公关价值思考
- 【102期/封面文章】解散公关部,公关赋能体系之破立与模式
- 【总第101】快刀何:公关咨询首先是生意咨询
- 姐夫李:向法律部学习写危机公关道歉信
- 公共关系本科教育何去何从——从大理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停招说起
-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发布2017年中国公关传播行业财富40强排行榜、利润最强TOP10榜单
- 中国公共关系业2017年度调查报告
- 【第87期/人物】黄小川:期待有理想、有智慧的年轻人扎根到公关行业
- 【第89期/对话】万博宣伟:创名者带领中国企业智赢全球
- 疫情冲击下,大型企业该如何有效应对,做好品牌?
- 优衣库×KAWS联名限量款“爆火”的机理与建议 | 课堂
- 卓越理论的互联网之问 | 前沿
- 外卖平台的品牌形象提升之路 | 特别报道
- 不忍回顾!2017年度最差十大危机公关!
- 驾驭风险 稳操胜券——滴滴公关案例分析
- 网易云音乐:深入洞察用户的情感营销
- 不可不知的“IP+产业” | 课堂
- 2020新年复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危机 企业的传播建议与口径
- 公关三十讲(四)| 从瑞幸咖啡挑战星巴克,看中国式公关的“对标PR”策略
- 危机公关,外企为什么总是慢三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