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期】快刀何:从华为公关看“赢得支持”
文>快刀何 快刀定位公关创始人
5月21日,时值美国政府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限制美国公司卖产品给华为的风口浪尖之际,任正非接受多家中国媒体采访,公关智慧闪耀,“赢得支持”的精神深入骨髓,颇值借鉴。恰好,快刀团队对公关方法的探索,从“制造热点”出发,走到“赢得支持”,期间有四个阶段,与各位分享。
第一阶,制造热点。
热点话题、热点事件是接触公关的重要入口,此次华为事件就是热点。手机行业受关注,竞争激烈,热点颇多。比如VIVO手机水立方发布会,总裁上台时掉水里了。酷派ivvi发布会,CEO吊威亚出场,挂半空了。为了热点,创始人和CEO们也是拼了。
第二阶,追求植入。
“4小时逃离北上广”,“只要心中有沙,哪里都是马尔代夫”,“斯巴达三百勇士北京游行”,“大黄鸭进大陆”……这些事件你是否听过?那背后的品牌是谁?
许多人只知事件,不知品牌;对品牌而言无疑是巨大浪费。怎么办?把品牌和事件绑定。怎么绑?方法是“三重植入”。
把植入分三个层级,最底层是“表层植入”——品牌和事件一起出现,但传播过程中品牌和事件可以分离。比如你们品牌邀请了周杰伦来现场,媒体在传播时会称呼你为“某品牌”,把画面上你的logo打成马赛克。
表层植入的上一层,是“内核植入”,定义是:品牌和事件一起出现,在传播过程中品牌和事件不可以分离。最高层级是“词植入”,是指品牌名称植入到词媒体中,只要提及事件名称,品牌就得以曝光。绑定品牌和事件,应尽量拒绝表层植入,做到内核植入,尝试词植入,如此可以保障品牌出现。
第三阶:支撑定位。
上面讲到词植入案例“凡客体”。凡客体2010年大热,业绩效果如何?2011年末,凡客亏损近6亿元,一路从11000人裁员到300人。
为什么?因为凡客战略出问题了,从做衬衫到做T恤,价格带从80-200打到29元,凡客体传播越火爆,顾客对品牌的认知就越混淆。凡客体告诉我们,战略不对,传播越努力离目标越远。违背战略,破坏顾客认知的公关,对品牌是有害的。反之,每一次传播都要支撑战略,支撑顾客认知,支撑定位。
比如,无论是做3万米高空极限跳伞,还是张家界翼装飞行大赛,红牛每一个极限活动都会强调“能量”两字,不断在顾客认知点上累积资源。
第四阶:赢得支持。
支撑定位,公关就做到顶峰了吗?2018年,美团进军打车市场时,滴滴程维接受《财新》杂志访谈,表示“尔要战,便战。”不仅如此,滴滴还攻击“美团补贴扰乱行业秩序”。这些传播体现了滴滴打车市场的领导地位,但对滴滴有利吗?
美团公关如何回复?——“人民需要两个打车软件”,“打破垄断才是终局”。争取公众支持,与“人民”结盟,激发公众反对滴滴,正是公关战王道。
由此看来,公关目标仅是传播吗?不!公关不仅要传播,还要赢得支持。传播像刮风,过去就过去了;支持像种树,让品牌扎根在公众心田。
毫无疑问,此次华为风波无疑是社会热点,考验着华为的智慧和能力。任正非接受访谈,究竟在对谁说话?既对国内,也对国外。在采访中,任总一方面对美国企业、对欧洲释放强烈善意;一方面传递华为的节气和实力,赢得国内公众支持;同时还不忘示弱,说自己被“公共关系逼着对外,我老了,打死就算了”,都在为华为赢得支持。
当然,“公关四阶”并不互斥,而是向前兼容。我们要学习华为,要始终在赢得支持的前提下,思考支撑定位,寻求品牌植入,设法制造热点。
版权声明:
1、为尊重原创,本站文章(尤指标注《国际公关》杂志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2、凡本站标注“来源:XXX(非中国公关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获取授权,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
3、部分图片标注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4、如需向中国公关网投稿,请发送稿件至:info@cipra.org.cn

中国公关网
- 微信扫描二维码
- 订阅“微信”公众号
-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 【总第111期】李国威:公关的强势与弱势
- 新意互动:打造数字营销闭环生态体系,助力品牌破局增长
- 【总第111期】公共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整合的公众战略
- 【总第102期】公关能力,永远在线
- 【总第102期】快刀何:找对人,说对话,放最大
- 【总第102期】公关行业转型如何螺旋向上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总第102期】徐茂利:消失的2020
- 红旗渠连通“一带一路” ——写在红旗渠动工兴建60周年暨2020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 | 课堂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拼多多,你的价值观底线在哪里?
- 创造增量用好品牌广告 ——对话胜加广告CEO马晓波
- 【102期/封面文章】企业取消公关部 这是个伪命题
- 【总第102期】李国威:独立公关人会是行业趋势吗 | 专栏
- 【总第102期】从凡尔赛文学,到社交时代公关价值思考
- 【102期/封面文章】解散公关部,公关赋能体系之破立与模式
- 【总第101】快刀何:公关咨询首先是生意咨询
- 姐夫李:向法律部学习写危机公关道歉信
- 公共关系本科教育何去何从——从大理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停招说起
-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发布2017年中国公关传播行业财富40强排行榜、利润最强TOP10榜单
- 中国公共关系业2017年度调查报告
- 【第87期/人物】黄小川:期待有理想、有智慧的年轻人扎根到公关行业
- 【第89期/对话】万博宣伟:创名者带领中国企业智赢全球
- 疫情冲击下,大型企业该如何有效应对,做好品牌?
- 优衣库×KAWS联名限量款“爆火”的机理与建议 | 课堂
- 卓越理论的互联网之问 | 前沿
- 外卖平台的品牌形象提升之路 | 特别报道
- 不忍回顾!2017年度最差十大危机公关!
- 驾驭风险 稳操胜券——滴滴公关案例分析
- 网易云音乐:深入洞察用户的情感营销
- 不可不知的“IP+产业” | 课堂
- 2020新年复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危机 企业的传播建议与口径
- 公关三十讲(四)| 从瑞幸咖啡挑战星巴克,看中国式公关的“对标PR”策略
- 危机公关,外企为什么总是慢三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