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期】张小平:从郭德纲师徒大战看中国江湖式班底制
前不久,因为相声演员曹云金在微博上发布的一篇长达7000字的对昔日“恩师”郭德纲的讨伐檄文,将两人推上了舆论的浪口风尖。而郭德纲并未对这番讨伐做出正面回应,在各种公开论战中从未输过的郭德纲还暗示好戏在后面。
无论是郭德纲的德云社,还是赵本山的本山传媒,其背后,是中国传统式的江湖,和江湖行走的规矩。“江湖+人+规矩”,于是形成了一种叫班底制的东西。
发展到今天,以往的江湖式组织已经演变为现代化的产物,由江湖社会分支出一系列缤纷开放的班子特色:赵家班—在师徒情上构建商业帝国;德云社——“草台班子”也能做大事业;成家班、洪家班——带头大哥、兄弟情义打造香港电影盛景。赵家班和德云社以“艺”起家,成家班和洪家班以“武”起家,在四家班子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情感纽带及类家族式管理。
在江湖式的班底制影响下,各家班子均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江湖式班底制也让各家班子出现许多问题,甚至到了最为严重的境地——散伙!
如果说赵家班是用“情感”和“名利”换来师徒同心齐力的局面,那么这两方面在德云社的纽带作用要弱化得多。郭德纲总是难逃各方面的怨责,显得有点张扬蛮横,不如赵本山的大度和宽容(曹云金在长文中用大量细微的事实和数字,都是在证明这一点)。面对班底内部的人事动荡,郭德纲也远不及赵本山那样强势——即使像小沈阳那样一夜闻名天下,他也照样不敢对赵本山有半点异见之心,而范伟更是以长期的隐忍退让来达到逐渐退出赵家班的目的。但郭德纲的徒弟羽翼丰满后,很多都选择了“叛逆”师门,奔赴更远大的前程去了。可以说,赵本山在维系班底制运行上比郭德纲更强势、更有办法。
在有意义、有乐趣的基础上,还需要有利益捆绑和制度维系,公司管理不是一个人,必须是一个专业的团队系统,这些都是郭式班底制所需要改进的参照标准。不可否认,郭德纲是一个有着真才实学的相声演员,但是在管理德云社方面,他还需要提升,而并不仅仅是依靠“师徒”关系来掌控整个公司。
经过阵痛后,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新的班底制形式。现在德云社正在逐渐从家族化管理到演员签约制,德云社与旗下100多名演员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合同中明确规定合同期限、劳动报酬、工作纪律及各种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但此次郭德纲和曹云金之间爆发如此公开而激烈的矛盾,其根本原因,在于师徒之间在看问题时的立场和角度有着天壤之别:
对于师傅来说,辛苦拼搏,好不容易让一个班子生存下来并有所发展,在此基础上给予大家更多的保障,大家应该知恩图报,但现实看像是以怨报德。站在这个角度,好几头牛都能给气死,何况人乎?
但对于徒弟来说,任劳任怨学艺数载,不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吗?好不容易搏出点名声,师傅也赚大钱了,为什么给自己微薄的出场费?有上央视之类的机会,为何有意无意打压?
这些矛盾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很好地解决三个角色问题——师徒、员工和合伙人。从师徒到签合同的员工,是班底制组织在现代社会进行的一项重大应变之举,但这远远不够。如果要想长期稳固地维持组织的运作,应早建立合伙人制度,否则将面临分崩离析的结局。无论是相对“弱势”的郭德纲,还是比较“强势”的赵本山,都如此。
版权声明:
1、为尊重原创,本站文章(尤指标注《国际公关》杂志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2、凡本站标注“来源:XXX(非中国公关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获取授权,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
3、部分图片标注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4、如需向中国公关网投稿,请发送稿件至:info@cipra.org.cn

中国公关网
- 微信扫描二维码
- 订阅“微信”公众号
-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 【总第111期】李国威:公关的强势与弱势
- 新意互动:打造数字营销闭环生态体系,助力品牌破局增长
- 【总第111期】公共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整合的公众战略
- 【总第102期】公关能力,永远在线
- 【总第102期】快刀何:找对人,说对话,放最大
- 【总第102期】公关行业转型如何螺旋向上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总第102期】徐茂利:消失的2020
- 红旗渠连通“一带一路” ——写在红旗渠动工兴建60周年暨2020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 | 课堂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拼多多,你的价值观底线在哪里?
- 创造增量用好品牌广告 ——对话胜加广告CEO马晓波
- 【102期/封面文章】企业取消公关部 这是个伪命题
- 【总第102期】李国威:独立公关人会是行业趋势吗 | 专栏
- 【总第102期】从凡尔赛文学,到社交时代公关价值思考
- 【102期/封面文章】解散公关部,公关赋能体系之破立与模式
- 【总第101】快刀何:公关咨询首先是生意咨询
- 姐夫李:向法律部学习写危机公关道歉信
- 公共关系本科教育何去何从——从大理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停招说起
-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发布2017年中国公关传播行业财富40强排行榜、利润最强TOP10榜单
- 中国公共关系业2017年度调查报告
- 【第87期/人物】黄小川:期待有理想、有智慧的年轻人扎根到公关行业
- 【第89期/对话】万博宣伟:创名者带领中国企业智赢全球
- 疫情冲击下,大型企业该如何有效应对,做好品牌?
- 优衣库×KAWS联名限量款“爆火”的机理与建议 | 课堂
- 卓越理论的互联网之问 | 前沿
- 外卖平台的品牌形象提升之路 | 特别报道
- 不忍回顾!2017年度最差十大危机公关!
- 驾驭风险 稳操胜券——滴滴公关案例分析
- 网易云音乐:深入洞察用户的情感营销
- 不可不知的“IP+产业” | 课堂
- 2020新年复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危机 企业的传播建议与口径
- 公关三十讲(四)| 从瑞幸咖啡挑战星巴克,看中国式公关的“对标PR”策略
- 危机公关,外企为什么总是慢三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