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期】曹志新:为官不为与价值观塑造
身居官位,手握公权,却是无所作为。面对这种为官不为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1月18日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指出:“这个问题极为重要,现在看来也十分紧迫。”
对为官不为的现象。笔者有诸多疑问。
首先,为官不为,因何为官?
这是官员价值观的问题。
是因为官位高、权力大,谋私利方便为官?还是因为一展抱负,造福一方,留下百姓爱戴的口碑为官。价值观的不同决定了官路不同。拿钱买官得到官位的人,一定是以收回成本再大赚一笔为出发点;靠能力出众,靠群众褒奖得到官位的人,一定是要竭尽能力证明自己可以胜任。所以,因何为官的价值观决定了为官之后行为与作为上的差异。
第二,为官不为,因何不为?
每个人都向往更加强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飞的更高。那为什么部分官员会陷入到“不为”的境地呢?
习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指出,综合各方面反映,当前“为官不为”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能力不足而“不能为”,二是动力不足而“不想为”,三是担当不足而“不敢为”。
早在2015年7月,中央就已出台《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可谓是对“能不当其官者”给出了解决办法。
第三,为官不为,危害如何?
为官者的庸政、懒政、怠政等不作为现象会让自己渐渐淡出领导核心,甚至被边缘化,使自己失去在组织中继续成长、发展的机会。
为官者的不作为现象,会使群众本应轻松解决的问题无人过问,无人解决,造成久拖不决,怨声载道,失去民心,加深党群矛盾,使政府机关陷入服务功能缺失,公信力丧失等不利局面。
为官者不为之风狠刹不住就会蔓延。从损害个别群众利益到部分群众利益、从个别官员不作为到部分官员不作为、从一个城市不作为到部分城市不作为,最终会使突发事件、危机事件频发不断,对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将会构成严重的威胁。
第四,为官有为,如何获得肯定?
《管子》曰:“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利”在这里不仅是群众给予的点赞、是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与称号,更代表自身成长空间的放大。在现代社会,现代政府还应该大方地把代表物质奖励的“红包”送给这些“最佳公仆”、“最佳作为者”。企业家可以凭借技术创新、优质管理使自己成为亿万富翁;科学家可以凭借科研成果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一心为民、一心作为的官员,一样可以通过本职获得人人羡慕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这样一罚一奖、一负一正的比对,我想为官者应该能做出客观的选择了。
第五,如何解决为官不为?
解决为官不为,关键在制度建设。包括官员任免制度、官员各层级岗位工作职责、官员考核制度、官员监督机制、官员奖励及晋升机制等等。
制度的完善可以有效地杜绝庸官上位,使在位官员都是政治合格、素质过硬、敢想敢为敢担当的精兵强将。制度的完善会形成各级官员良性作为、平行层级协同作为的生态链。上级的精神及主张需要纵向构成部门的落实到位、执行得力。政令会贯通而不灭,下请求上达而不塞。平行层级将为完成更高领导的主张而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为官者必须要有端正的从政心态和积极的价值观,这种意识形态的培养及价值观的塑造则需要国家及各级政府党校或者行政学院的长期培训而获得。这也是让为官者懂得“为何为”的关键所在。
版权声明:
1、为尊重原创,本站文章(尤指标注《国际公关》杂志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2、凡本站标注“来源:XXX(非中国公关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获取授权,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
3、部分图片标注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4、如需向中国公关网投稿,请发送稿件至:info@cipra.org.cn

中国公关网
- 微信扫描二维码
- 订阅“微信”公众号
-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 【总第111期】李国威:公关的强势与弱势
- 新意互动:打造数字营销闭环生态体系,助力品牌破局增长
- 【总第111期】公共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整合的公众战略
- 【总第102期】公关能力,永远在线
- 【总第102期】快刀何:找对人,说对话,放最大
- 【总第102期】公关行业转型如何螺旋向上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总第102期】徐茂利:消失的2020
- 红旗渠连通“一带一路” ——写在红旗渠动工兴建60周年暨2020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 | 课堂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拼多多,你的价值观底线在哪里?
- 创造增量用好品牌广告 ——对话胜加广告CEO马晓波
- 【102期/封面文章】企业取消公关部 这是个伪命题
- 【总第102期】李国威:独立公关人会是行业趋势吗 | 专栏
- 【总第102期】从凡尔赛文学,到社交时代公关价值思考
- 【102期/封面文章】解散公关部,公关赋能体系之破立与模式
- 【总第101】快刀何:公关咨询首先是生意咨询
- 姐夫李:向法律部学习写危机公关道歉信
- 公共关系本科教育何去何从——从大理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停招说起
-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发布2017年中国公关传播行业财富40强排行榜、利润最强TOP10榜单
- 中国公共关系业2017年度调查报告
- 【第87期/人物】黄小川:期待有理想、有智慧的年轻人扎根到公关行业
- 【第89期/对话】万博宣伟:创名者带领中国企业智赢全球
- 疫情冲击下,大型企业该如何有效应对,做好品牌?
- 优衣库×KAWS联名限量款“爆火”的机理与建议 | 课堂
- 卓越理论的互联网之问 | 前沿
- 外卖平台的品牌形象提升之路 | 特别报道
- 不忍回顾!2017年度最差十大危机公关!
- 驾驭风险 稳操胜券——滴滴公关案例分析
- 网易云音乐:深入洞察用户的情感营销
- 不可不知的“IP+产业” | 课堂
- 2020新年复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危机 企业的传播建议与口径
- 公关三十讲(四)| 从瑞幸咖啡挑战星巴克,看中国式公关的“对标PR”策略
- 危机公关,外企为什么总是慢三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