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期】黄明胜:成功的幻觉
在网络爆火的自制剧《万万没想到》中,主角王大锤有一段病毒性极强的名言:不用多久,我就会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你可以将这理解为草根逆袭的励志鸡汤,也可以视为一段无聊至极的自我意淫,因为这是典型得不能再典型的成功幻觉。如果说,围观这种成功幻觉,尚能会心一笑的话,那么,当这种成功幻觉出现在专业和职场,就有些不妙了。
从细微处说起。这些年,已经看到不少刚入公关职场不久的年轻人,起初踏踏实实,谦虚好学。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熟悉了工作流程,清晰了客户的需求,在一些事务的处理上开始训练有素,工作质量也逐渐得到团队和客户的认同。这个时候,他们的心态开始滋生微妙的变化,甚至渐渐生出一些成功的幻觉。
这种幻觉是基于对自己能力的自信,认为自己当初对公关的敬畏太过可笑,专业不过如此,团队leader的水平不过如此。如果不能极快地升职加薪,就会迫不及待地离职、跳槽。不得不说,国内公关业的人才缺口,的确为这种成功幻觉的加剧推波助澜。不少年轻人总是能得到一些比原单位薪酬待遇要提升不少的工作机会。但仅有极少人开始在新公司发光发热,大多数人则都郁郁不得志。
究其根本,还是在于他们在成长中迷失了自我,没有客观理性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很多时候,客户或团队的认同甚至表扬,更多的是出于一种鼓励。而工作事务中,有哪些是来自于团队其他成员的帮助,有哪些是来自于leader的画龙点睛,这些都是需要去静下心琢磨的。而在专业技能上,还有哪些是有硬伤的,处理事务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一旦脱离了目前的客户是不是还能够充分发挥,这些都需要全面来衡量一下,否则频频跳槽只会耽误青春。毕竟,公关行业还是一个价值和价格相对成比例的行业。超越自身实力的待遇,能得一时,却不可长久。
上述所言,并非是让年轻人始终局限于一个公司,不去外面打拼。一个行业如果没有合理的流动性,也会死水一潭。更何况,年轻人有的就是果敢无畏,锐气十足,只是青春需要安放在哪一处,还需要考虑清楚。当你在事业上或职业上做出决定时,最好要确保你的选择是经过思考的,而不是被成功的幻觉所左右的。唯有如此,你才有可能走得远,赢得多。
其实,不仅是年轻人,公司决策者如果出现成功幻觉也是一件糟糕的事。亲眼见证过一些公关公司的衰退甚至关门大吉,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甚至也能顺应时髦编出一个十大败笔之类的。但不得不说,成功的幻觉是很重要的一个推进剂。认识一些公关公司老板,有些人对公关专业嗤之以鼻,认为中国式公关,关系就是利器,专业主义不过是迂腐。一度,这些公司也风生水起,但伴随公关业的日益规范,其已到生死存亡之际。而有些人对商业模式念念不忘,某老板始终认为低廉的发稿能力是其公司核心竞争力,甚至视为公司信仰和价值所在,但纸媒的没落,也让这家公司步入黄昏,只能凭吊昔日辉煌了。而另一家公关公司,之前凭一家大客户跻身主流,公司决策者沉醉其中,却殊不知已被大客户绑架,大客户抽身而退,公司就只能死而后已。
撒开了想,成功的幻觉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比如公关公司客户最崇尚的KPI,重传播数字表面的效果,而轻视传播信息的质量和策略,最终也只能造就一个畸形的产业链——刷KPI型公司。大家都活在成功的幻觉里,其乐融融。
版权声明:
1、为尊重原创,本站文章(尤指标注《国际公关》杂志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2、凡本站标注“来源:XXX(非中国公关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获取授权,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
3、部分图片标注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4、如需向中国公关网投稿,请发送稿件至:info@cipra.org.cn

中国公关网
- 微信扫描二维码
- 订阅“微信”公众号
-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 【总第111期】李国威:公关的强势与弱势
- 新意互动:打造数字营销闭环生态体系,助力品牌破局增长
- 【总第111期】公共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整合的公众战略
- 【总第102期】公关能力,永远在线
- 【总第102期】快刀何:找对人,说对话,放最大
- 【总第102期】公关行业转型如何螺旋向上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总第102期】徐茂利:消失的2020
- 红旗渠连通“一带一路” ——写在红旗渠动工兴建60周年暨2020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 | 课堂
- 【总第102期】黄明胜:信息无价,不仅关乎技术
- 拼多多,你的价值观底线在哪里?
- 创造增量用好品牌广告 ——对话胜加广告CEO马晓波
- 【102期/封面文章】企业取消公关部 这是个伪命题
- 【总第102期】李国威:独立公关人会是行业趋势吗 | 专栏
- 【总第102期】从凡尔赛文学,到社交时代公关价值思考
- 【102期/封面文章】解散公关部,公关赋能体系之破立与模式
- 【总第101】快刀何:公关咨询首先是生意咨询
- 姐夫李:向法律部学习写危机公关道歉信
- 公共关系本科教育何去何从——从大理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停招说起
-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发布2017年中国公关传播行业财富40强排行榜、利润最强TOP10榜单
- 中国公共关系业2017年度调查报告
- 【第87期/人物】黄小川:期待有理想、有智慧的年轻人扎根到公关行业
- 【第89期/对话】万博宣伟:创名者带领中国企业智赢全球
- 疫情冲击下,大型企业该如何有效应对,做好品牌?
- 优衣库×KAWS联名限量款“爆火”的机理与建议 | 课堂
- 卓越理论的互联网之问 | 前沿
- 外卖平台的品牌形象提升之路 | 特别报道
- 不忍回顾!2017年度最差十大危机公关!
- 驾驭风险 稳操胜券——滴滴公关案例分析
- 网易云音乐:深入洞察用户的情感营销
- 不可不知的“IP+产业” | 课堂
- 2020新年复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危机 企业的传播建议与口径
- 公关三十讲(四)| 从瑞幸咖啡挑战星巴克,看中国式公关的“对标PR”策略
- 危机公关,外企为什么总是慢三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