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期】胡百精:如何识破大忽
大约七八年前,我惊觉自己内心的各种不堪,便企图靠近一些有道理的书和人。所遇者众,可惜大多句子粗鄙,眼光闪烁。书不成文,人而不立。当然,我也遇到了一些以心印心的道理,它们支撑或者说忽悠我度过了一段明昧混沌的岁月。
顺便说一句,以心印心、心心相印本是佛教禅宗的说法,语出黄蘖(niè)禅师的《传心法要》。这个成语起初讲的是心与心的符应和贯通,后世转用为爱情中双方头晕眼瞎时的情投意合。按照佛教的说法,两人各自在八万四千念头中选出一个与对方相契贯通,当真是困难的事了。
后来,我发现这些道理不仅存乎爱情和日常交往,在战争动员、政治游说、商业宣传、社会鼓吹和宗教传播中皆寻常可见。当时只道是寻常,再后来更发现它们是大忽悠的必杀技,未免心惊流汗。
我把这些道理所呈现的主题归拢至三处:最高主题、最低主题和中间主题。
先举一例。鲁定公十年,齐鲁会盟于祝其。孔子在盟中露了一把脸,担任鲁国司仪。齐景公暗中勾结土著部落莱夷,掩杀而至,劫持定公。孔子一面护主撤退,一面劝诫齐景公:大王,有四件事不能干啊!一者裔不谋夏,外族不可图谋华夏;二者夷不乱华,蛮夷不可祸乱中华;三者俘不干盟,俘虏不可干扰会盟;四者兵不逼好,武力不可施加于相好。
为何这四件事不能干?孔子给出的理由是:这样做“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民为失礼。”齐景公一听这话,马上就罢手了。神者,最高主题;德者,最低主题;礼者,交往规范和秩序,中间主题。
最高主题是指那些反映了普遍、崇高乃至超验的人天秩序与价值尺度的主题,诸如和平、正义、平等、解放、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世界大同等。最高主题响应的是“天理”,不容冒犯和亵渎。
最低主题是指那些涉及原始、朴素、本真的情感、个性、人伦、道德或审美的主题,诸如诚实、坚贞、宽容、“做最好的自己”等。最低主题发乎寸心之间,即通常所谓“人性”。
事实上,最高、最低的说法并不确切,姑且以之说明主题的来源。观其共性,最高主题和最低主题都根源于人类在精神、情感、审美、德性、信仰上普遍、相通的意志和诉求。它们承载着人皆认可、彼此约定的共同价值。两类主题皆具有超验性或不可颠覆性。超验即不可检验、不应检验亦无需检验,不可颠覆则意味着正确正当、坚决捍卫。在最高、最低主题之外,尚有一类中间主题,用来表达宣传者在事实层面真正的动机或诉求。譬如,“把粮食捐给前线!”、“要上市哟”。
在那些成功的政治、商业、文化和宗教宣传中,主题设计大多采取如下方案:最高主题+中间主题(如中世纪罗马教廷提出“信上帝+买赎罪券”),最低主题+中间主题(如爱心妈妈呵护全家+XXX杀菌),最高主题+最低主题+中间主题(如雅典奥运会主题“回家”)。假如你不小心读到了这里,请自行脑补更多案例。
单一的最高主题易流于空洞,单一的最低主题未免煽情滥情,单一的中间主题则过于直接粗暴。所以,那些精通讲道理、做宣传的人们大多交叠融汇三类主题,有时狂轰滥炸,有时润物无声,总之让你觉得“那正是我要说的!”“简直心心相印!”
那么,怎样区分何为必要的宣传,何为大忽悠?我给你提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你就那么漠然地看着他,若是他相信自己的道理和口号,他也许就是一个好的宣传家;若是连他自己都不信,那么他就是一个大忽悠。
可是亲爱的,你我如何确认他是否相信自己的道理呢?所以,道理太多道太远嘛!
版权声明:
1、为尊重原创,本站文章(尤指标注《国际公关》杂志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2、凡本站标注“来源:XXX(非中国公关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获取授权,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
3、部分图片标注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4、如需向中国公关网投稿,请发送稿件至:info@cipra.org.cn

中国公关网
- 微信扫描二维码
- 订阅“微信”公众号
-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 【总第123期】从学术的角度看公共关系
- 从骑共享单车摔伤看共享经济服务水平的提升
- 【总第123期】品牌出圈后的进阶挑战:如何靠热度打造持久的品牌影响力
- 国际传播:中国话语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总第123期】品牌出圈,三大门派面面观
- 【总第123期】公共关系的“公共性”不能跑偏
- 【总第123期】跳出传播看出圈 探寻出圈的商业逻辑
- 如何通过传播,助力企业站稳可持续发展生态位?
- 美国曾实施“外国学生领袖 计划”培养代理人
- 【总第119期】组织能力驱动战略公关
- 从《觉醒年代》看主旋律剧中的传播价值
- 创办大学与美国名企成长有不解之缘
- 芯选:两头“不讨好”的非传统钟表公关
- 【总第119期】零工经济时代,独立公关人如何影响PR行业
- 从CP文化看公共关系下的品牌营销 | 特别报道
- “新国货热”背后的五大考验 | 课堂
- 【总第119期】公共关系商业服务模式初探
- 姐夫李:向法律部学习写危机公关道歉信
- 公共关系本科教育何去何从——从大理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停招说起
-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发布2017年中国公关传播行业财富40强排行榜、利润最强TOP10榜单
- 中国公共关系业2017年度调查报告
- 【第87期/人物】黄小川:期待有理想、有智慧的年轻人扎根到公关行业
- 【第89期/对话】万博宣伟:创名者带领中国企业智赢全球
- 疫情冲击下,大型企业该如何有效应对,做好品牌?
- 优衣库×KAWS联名限量款“爆火”的机理与建议 | 课堂
- 卓越理论的互联网之问 | 前沿
- 外卖平台的品牌形象提升之路 | 特别报道
- 不忍回顾!2017年度最差十大危机公关!
- 驾驭风险 稳操胜券——滴滴公关案例分析
- 网易云音乐:深入洞察用户的情感营销
- 不可不知的“IP+产业” | 课堂
- 公关三十讲(四)| 从瑞幸咖啡挑战星巴克,看中国式公关的“对标PR”策略
- 2020新年复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危机 企业的传播建议与口径
- 危机公关,外企为什么总是慢三拍